[发明专利]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1321.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戴菁;王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9/28 | 分类号: | G11C19/28;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5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位寄存器 栅极 驱动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移位寄存器包括节点调节模块、跟随控制模块和上拉控制模块,节点调节模块根据触发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调节输出的第一节点信号、第二节点信号和第三节点信号,上拉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节点信号和第二节点信号控制移位寄存器输出的移位信号是否跟随传输至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一电源信号,跟随控制模块根据第三节点信号控制移位寄存器输出的移位信号是否跟随传输至跟随控制模块的第二时钟信号,移位寄存器包括七个开关或八个开关。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七个开关或八个开关在实现移位寄存器的移位功能的同时,减少了移位寄存器中开关的数量,有利于显示面板窄边框的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由于其色域广、对比度高、健康护眼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车载与可穿戴设备。诸如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等设备,窄边框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
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中晶体管的数量直接影响显示面板边框的面积。目前,栅极驱动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要实现逐级移位功能,至少需要九个晶体管,晶体管数量较多,不利于显示面板窄边框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减少了移位寄存器中开关的数量,有利于显示面板窄边框的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
节点调节模块,所述节点调节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至所述节点调节模块的触发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调节所述节点调节模块输出的第一节点信号、第二节点信号和第三节点信号;
上拉控制模块,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至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所述第一节点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信号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的移位信号是否跟随传输至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一电源信号;
跟随控制模块,所述跟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至所述跟随控制模块的所述第三节点信号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的移位信号是否跟随传输至所述跟随控制模块的第二时钟信号;
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七个开关或八个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调节模块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第一节点信号输出端、第二节点信号输出端和第三节点信号输出端,所述触发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触发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
所述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节点信号输入端、第二节点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第三电源信号输入端和上拉控制端,所述第一节点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输入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跟随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节点信号输入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和跟随控制端,所述第三节点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节点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跟随控制端与所述上拉控制端电连接作为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移位信号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1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线性度的可变增益放大器以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