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3042.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G1/00;A01N65/38;A01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玲双 |
地址: | 5332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刺梨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地、(2)扦插育苗、(3)移栽:待扦插苗长出3‑5个新芽后,即可移栽种植地上挖好的定植穴,扦插苗的根带泥土,在定植前现在定植穴底部撒上生物有机肥,接着回填5‑8厘米的土,然后将扦插苗放入定植穴,接着回填土高出种植地表面5‑10厘米,然后以扦插苗为中心、20‑30厘米为半径的范围内撒上一层中砂,接着浇定根水;(4)田间管理;(5)果实采收:当刺梨果皮部分泛黄,立即采摘果实。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不仅能够提高刺梨育苗的成活率,幼苗的适应能力高移栽后的成活率高,刺梨的品质也得到保障,并且刺梨的产量也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属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医药价值,是我国特有并正在大力发展的新兴果树。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福建、河南等10余省(区)均有商业化栽培。目前,仅贵州省栽培面积已达50万亩以上,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所产果实50%以上用于榨汁,仅贵州省每年榨汁后产生的果实残渣超过4万吨并逐年增加,目前几乎全部丢弃,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还污染环境。
刺梨主要在山区种植,刺梨的育苗成功率不高、并且育苗的刺梨的品质不高造成移栽后的成活率不高,并且为了增加果实产量,大量施用农药除虫,严重影响了刺梨的品质;并且刺梨施肥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农家肥或速效化肥,通常一年施肥次数在3-4次,化肥的种类和量通常凭借经验,要么营养成分满足不了树体需求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要么因为某一类元素形态过多导致病虫害严重;同时,由于速效化肥流失严重导致肥效利用率低并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梨的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种植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刺梨育苗的成活率,幼苗的适应能力高移栽后的成活率高,刺梨的品质也得到保障,并且刺梨的产量也有所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刺梨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地:选择阳光充足、质地疏松、砂质土壤的山坡地作为种植地,对种植地进行深翻,深翻后加入N:P:K比值为15:15:15的复合肥150-180kg/亩接着进行浅耕将复合肥与表层土壤整细耙平,接着按照株行距为1.5-2.5米×1.5米进行挖定植穴,每穴的规格为深65-75厘米、直径50-55厘米;
(2)扦插育苗: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质化的刺梨外围枝剪成20-25厘米的插条,将插条使用生根液浸泡10-20分钟,将插条扦插在铺有厚10-15厘米的育苗基质上,插条的扦插角度与水平面呈60°角,每相邻两插条间间隔20-30厘米;
所述育苗基质是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按照重量份数计,10-20份玉米秸秆、10-15份灵芝培养基质、10-20份塘泥、10-20份中砂、1-3份EM菌、3-8份牛粪、3-5份石竹提取物、5-8份广西地海椒提取物;
(3)移栽:待扦插苗长出3-5个新芽后,即可移栽种植地上挖好的定植穴,扦插苗的根带泥土,在定植前先在定植穴底部撒上生物有机肥,接着回填5-8厘米的土,然后将扦插苗放入定植穴,接着回填土高出种植地表面5-10厘米,然后以扦插苗为中心、20-30厘米为半径的范围内撒上一层中砂,接着浇定根水;
(4)田间管理:
A浇水:及时浇水,保持刺梨种植地的含水率为30-40%,
B施肥:移栽8-10个月后开始追肥,肥量为2千克/株;后每年的5月份按照肥量为3千克/株追施;
C修剪整树:移栽后的初期,任刺梨苗生长,促果并形成树冠,刺梨树下层枝条和病死枝叶及时摘除,使地上50厘米的刺梨枝叶生长,保证空气流通,对上层枝条进行适当修剪保证透光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3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