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3323.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亚特兰生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3 | 分类号: | A61B5/03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闫有幸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港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容器 硬质 容纳空间 体内液体 测量介质 传导装置 体内压力 敏感 连通 压力传导装置 引流 测量过程 测压元件 监测压力 介质流通 零点漂移 流出接口 流入接口 自动调零 囊体 分隔 制造 简易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压力传导装置包括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连通的介质流通接口,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体内液体容纳空间连通的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简易的囊体等力敏感应膜作为测压元件;测量过程中可以自动调零,消除因时间变化和温度变化带来的零点漂移;在监测压力的同时可引流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生命体内的血液、组织和体液等都有一定压力,比如血压、颅内压、椎管内压力、膀胱压力、子宫压力等。体内压力监测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方式。有创方式又称为直接测量法,是通过与测量部位建立直接通道,使用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信号。有创方式因其更加准确可靠而在临床上被普遍认定为是金标准。
直接测量法中,根据所使用的传感器的特性可分为光纤传感器和压阻桥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虽然测量准确,但是它制造复杂,成本昂贵,使用不便,在监测压力的同时不能兼顾引流、灌注等治疗功能。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压阻桥式传感器,而且因空间体积和成本所限,压阻桥式传感器的材料几乎都是半导体材料的。
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桥式传感器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因工作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而有非常明显的零点漂移。另外,构成整个电路的其他电子元件也存在因工作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而有非常明显的零点漂移(失调电压)。
因为存在较大的零点漂移,因此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调零操作,长时间监护测量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调零操作。无论监测设备如何先进智能,调零操作必需事先将被测量的压力载荷断开卸载掉才可以。这对实际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在某些体内测量时变得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将体内液体引出体外的硬质密封容器内,在硬质密封容器使用简易的力敏感应膜作为压力传导元件,将硬质密封容器内体内液体的压力传导至测量介质,然后对测量介质进行测压;测量过程中可以对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的压力自动调零,消除因时间变化和温度变化带来的零点漂移。此外,通过引流阀后连接体内液体收集袋,实现了在压力监测的同时还以供进行引流治疗。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连通的介质流通接口,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体内液体容纳空间连通的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介质为液体或气体。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力敏感应膜为一个囊体,所述囊体内腔为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力敏感应膜为四周与所述刚性密闭容器侧壁内壁密封连接的膜片,在所述刚性密闭容器内部分隔出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囊体包括囊本体和介质管路,所述囊本体设置于硬质密封容器内部,介质管路的一端设置于囊本体上并与囊本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流通接口密封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导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囊本体通过该支撑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内。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中部穿过所述囊本体内部,一端伸出囊本体并与囊本体密封连接,伸出囊本体的一端形成一个固定端,所述固定端支撑于硬质密封容器上,另一端穿入所述介质管路并支撑于硬质密封容器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介质管路内壁非密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亚特兰生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亚特兰生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3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