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放电保护芯片电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5361.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蔡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四方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保护 芯片 电路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充放电保护芯片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外界充电单元、过载保护单元、过充保护单元和电量存储单元;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量存储单元的两极相连接,所述外界充电单元通过过载保护单元与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相连接;所述外界充电单元,用于对外界输入路端电压的降压和输入电流的限流;所述过载保护单元,用于在所述外界充电单元输入电压和电流不稳定时对充电电路进行调压和限流,本发明通过利用过载保护单元对充入电流和电压的进一步由于温度变化的调节,可以有效的调整外界充电单元对电量存储单元的稳定充入和电池保护,提高了电量充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放电保护芯片电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中严禁过充电、过放电和短路,否则将会引起电池寿命缩短或起火、爆炸等事故,因此可充型锂电池都会连接一块充放电保护电路板(常简称保护板)来保护电芯的安全,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协同完成,保护板由电子元件组成,在-40℃~+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地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电回路的电流,并及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的主要作用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保护,防止电池发生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
现有的电池充放电保护芯片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保护的时候,由于充电电路中电流的充入,容易导致电路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路阻值增大,影响充入电路中的正常电流和电压输入工作,导致充电速率慢以及电池损耗较大。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充放电保护芯片电路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保护芯片电路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池充放电保护芯片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保护的时候,由于充电电路中电流的充入,容易导致电路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路阻值增大,影响充入电路中的正常电流和电压输入工作,导致充电速率慢以及电池损耗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放电保护芯片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外界充电单元、过载保护单元、过充保护单元和电量存储单元;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量存储单元的两极相连接,所述外界充电单元通过过载保护单元与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相连接;所述外界充电单元,用于对外界输入路端电压的降压和输入电流的限流;所述过载保护单元,用于在所述外界充电单元输入电压和电流不稳定时对充电电路进行调压和限流;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量存储单元电量充满后自动断电;所述电量存储单元,用于对充电电量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外界充电单元包括降压单元和限流单元,且所述外界充电单元通过端口与所述过载保护单元的两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量存储单元包括用于放电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包括电控断电单元,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和所述电量存储单元的连接端连接有电量反馈单元,所述电量存储单元通过电量反馈单元与所述电控断电单元相连接,且所述电控断电单元设置于所述过充保护单元与所述过载保护单元的连接端口处。
优选的,所述电量反馈单元还连接有报警器,且所述报警器包括闪光灯和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过载保护单元包括可调电阻、分流线、电控短接开关、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可调电阻和分流线并联在外界充电单元和电控短接开关之间,所述可调电阻分别通过控制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电控短接开关对所述可调电阻和分流线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变色灯,且当路端电压或电流从大到小变化时,所述变色灯也会随之从深色变为浅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四方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四方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53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