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苗木幼苗两用培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6937.0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9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林;张香杨;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13/04;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木 幼苗 两用 培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木幼苗两用培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端活动卡接有转动盘,且底座顶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端位于转动盘中心位置开设的贯穿孔内,且固定套接有齿轮,贯穿孔内壁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一层齿轮条,齿轮条与齿轮啮合,转动盘两端顶面对称固定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在培养皿两端底面,培养皿下方的转动盘两端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一端顶面活动卡接有保温罩,本发明利用电机启动,带动齿轮与齿轮条啮合,从而带动转动盘转动,进一步的带动培养皿转动,使得培养皿内培育的苗木幼苗,跟随阳光的照射角度而调节,使生长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苗木幼苗两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传统的苗木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角度固定,不能根据阳光照射的角度来调节培养皿的位置,在夜晚时,且不能有效的对培养框内的苗木进行保温,而且营养液不能有效的对苗木进行施加,从而延缓苗木的生长速度,而且传统的苗木培养装置在夜晚需要移动到室内,从而加大了工人的工作强度,现有技术介绍以及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苗木幼苗两用培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木幼苗两用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苗木幼苗两用培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活动卡接有转动盘,且底座顶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端位于转动盘中心位置开设的贯穿孔内,且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贯穿孔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固定一层齿轮条,所述齿轮条与齿轮啮合,所述转动盘两端顶面对称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在培养皿两端底面,所述培养皿下方的转动盘两端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顶面活动卡接有保温罩。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为弧形,且保温罩底端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卡扣,所述支架一端顶面与卡扣对应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活动卡接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培养皿两端顶面对称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呈倾斜二十度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与培养皿内腔相对。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面外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动盘两端底面对称固定设有卡杆,所述卡杆转动卡接在环形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机启动,带动齿轮与齿轮条啮合,从而带动转动盘转动,进一步的带动培养皿转动,使得培养皿内培育的苗木幼苗,跟随阳光的照射角度而调节,使生长更加均匀。
2.到了夜晚时,将保温罩通过卡扣与卡槽的结合,将保温罩与支架固定,对培养皿内的幼苗进行保温处理,防止由于温度过低,导致幼苗死亡,造成存活率大大降低。
3.输液管一端呈倾斜二十度固定连接有喷头,喷头与培养皿内腔相对,通过此装置,可均匀的对培养皿内培育的幼苗,进行喷洒营养液,使幼苗的生长更加旺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转动盘和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保温罩和卡扣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环形槽、2电机、21齿轮、3转动盘、31卡杆、32凹槽、33齿轮条、34支架、35卡槽、4连接杆、5培养皿、51固定杆、52输液管、53喷头、6保温罩、6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6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木种植用营养液喷淋推车
- 下一篇:一种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