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流态雕塑瓷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8003.0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汤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黎宇 |
主分类号: | C04B33/16 | 分类号: | C04B33/16;C04B33/13;C04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雕塑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流态雕塑瓷的制作方法,采用天然矿物和化工原料,其泥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瓷石25~30%、高岭土15~20%、石英20~25%、长石30~35%、焦宝石5%,外加羧甲基纤维素0.5%、亚麻仁酸0.5%、氧化铝10%、PVA1%,经原料预处理、配料、过筛、除铁、榨泥、陈腐、练泥、化浆、制作布类织物坯体或填充坯体、浇注、修补、干燥、素烧去掉泥中织物、高温烧制获得雕塑瓷,其中素烧温度为750℃,高温烧制温度范围为1280~1310℃。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可广泛运用在陶艺创作中,极大的丰富陶艺的创作方式,因此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流态雕塑瓷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的塑形方式基本采用的是手工成型、模具成型、拉坯成型,但由于上述三种方式成型结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形态的拘谨和单一,因此不能满足人们对陶瓷造型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造型丰富、成本低廉的自然流态雕塑瓷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流态雕塑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矿物和化工原料,其泥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瓷石25~30%、高岭土15~20%、石英20~25%、长石30~35%、焦宝石5%,外加羧甲基纤维素0.5%、亚麻仁酸0.5%、氧化铝10%、PVA1%,经原料预处理、配料、过筛、除铁、榨泥、陈腐、练泥、化浆、成型、浇注、修补、干燥、素烧、高温烧制获得雕塑瓷。
所述原料预处理的工序为:将瓷石用水浸泡一周,用50目筛网进行过滤,获得颗粒状瓷石沉淀;将高岭土用水浸泡一周,用50目筛网进行过滤,获得颗粒状高岭土沉淀;将长石用水浸泡一周,用50目筛网进行过滤,获得颗粒状长石沉淀。
所述配料的工序步骤为:
步骤一:将经过原料预处理后的瓷石、高岭土、长石干燥后按泥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进行称料,然后加入焦宝石、石英,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球磨10小时备用;
步骤二:向步骤一球磨后原料中按泥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亚麻仁酸、氧化铝、PVA,然后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球磨6小时。
所述过筛的工序为将原料先过200目震动筛,然后再过250目震动筛。
所述陈腐的工序为陈腐的时间为一周;所述化浆的工序为调整泥浆的比重为1.78~1.8。
所述成型的工序为悬挂式或填充式。
所述悬挂式的步骤为:
步骤一定制模型:采用木条按创作作品的实际尺寸围成木框,并在木框上每格5cm固定铁丝,再将布类织物点状缝在铁丝上,形成一定悬挂式的模型;
步骤二包裹泥浆:将化浆工序得到的泥浆涂满布类织物的内外表面,使布类织物完全包裹在泥浆里;
步骤三塑型:将步骤二的泥浆阴干1.5~2小时,获得含水率为8~10%的泥浆造型。
所述填充式的步骤为:
步骤一定制模型:以报纸或泡沫塑料做出所需要的模型;
步骤二包裹泥浆:将布类织物浸入化浆工序得到的泥浆中浸泡5分钟;
步骤三塑型:把步骤二浸满泥浆的布类织物取出,覆盖到步骤一的造型上,再阴干1.5~2小时,获得含水率为8~10%的泥浆造型。
所述浇注的工序为在成型后的泥浆造型表面反复浇注泥浆,使坯体平均厚度达到2~3mm;所述修补工序为在坯体含水率为5~6%时检查坯体是否有开裂,如发现有裂缝,则使用修补泥浆进行修补;所述修补泥浆为:超细二氧化硅与化浆工序得到泥浆按重量百分比2:3进行混合均匀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黎宇,未经汤黎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8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高钛型高炉渣制备光催化透水砖的方法
- 下一篇:德化雪白瓷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