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8315.1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裴思嘉;陈勇;齐晴;胡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 波形 反演 泥岩 薄互层 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测井解释资料确定砂岩速度、砂岩密度、泥岩速度和泥岩密度,进而建立多种砂泥岩的组合模式;
通过传播矩阵方法,计算所有砂泥岩的组合模式的全频带上的频变AVO响应;
计算实际地震数据与所有砂泥岩的组合模式的频变AVO响应的相关值,获得使相关值最大的最终关键参数;
根据所述最终关键参数,确定最终的砂泥岩的组合模式;
根据所述最终的砂泥岩的组合模式,逐层逐道反演地震数据,得到整个地震剖面的反演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方法,其中,以关键参数(N,X,Y)确定描述多种砂泥岩的组合模式,
其中,X为两层砂岩的间距,N为单元反射体内砂岩的个数,Y为单元反射单元体内第一个砂岩层距离上界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方法,其中,通过公式(1)计算实际地震数据与所有砂泥岩的组合模式的频变AVO响应的相关值:
其中,F(v)为相关值,M为实际地震数据的道数,SeisDataobserved(xm)为第m道的实际地震数据,SeisDatamodeled(xm,v)为组合模式的AVO响应,v表示组合模式为速度模型,x表示变量,correlation表示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方法,其中,若公式(1)中实际地震数据的道数为1,则实际地震数据为叠后地震数据;若公式(1)中实际地震数据的道数不为1,则实际地震数据为叠前地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反演结果,预测储层质量。
6.一种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测井解释资料确定砂岩速度、砂岩密度、泥岩速度和泥岩密度,进而建立多种砂泥岩的组合模式;
通过传播矩阵方法,计算所有砂泥岩的组合模式的全频带上的频变AVO响应;
计算实际地震数据与所有砂泥岩的组合模式的频变AVO响应的相关值,获得使相关值最大的最终关键参数;
根据所述最终关键参数,确定最终的砂泥岩的组合模式;
根据所述最终的砂泥岩的组合模式,逐层逐道反演地震数据,得到整个地震剖面的反演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系统,其中,以关键参数(N,X,Y)确定描述多种砂泥岩的组合模式,
其中,X为两层砂岩的间距,N为单元反射体内砂岩的个数,Y为单元反射单元体内第一个砂岩层距离上界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系统,其中,通过公式(1)计算实际地震数据与所有砂泥岩的组合模式的频变AVO响应的相关值:
其中,F(v)为相关值,M为实际地震数据的道数,SeisDataobserved(xm)为第m道的实际地震数据,SeisDatamodeled(xm,v)为组合模式的AVO响应,v表示组合模式为速度模型,x表示变量,correlation表示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系统,其中,若公式(1)中实际地震数据的道数为1,则实际地震数据为叠后地震数据;若公式(1)中实际地震数据的道数不为1,则实际地震数据为叠前地震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震波形反演的砂泥岩薄互层预测系统,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反演结果,预测储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83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把手结构、门体及家用电器
- 下一篇:集群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