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69160.3 申请日: 2018-10-08
公开(公告)号: CN109287528A 公开(公告)日: 2019-02-01
发明(设计)人: 王纪芝 申请(专利权)人: 王纪芝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A23K10/18;A23K10/22;A23K10/26;A23K10/30;A23K10/37;A23K20/163;A23K20/174;A23K20/24;A23K20/26;A23K20/28;A23K50/80
代理公司: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代理人: 赵登高
地址: 27631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鳙鱼 茭白 鱼苗 浸泡 养殖 杀菌消毒物质 抗病性 预处理 成长阶段 池塘选择 患病概率 快速生长 立体空间 生长过程 生物活性 水体营养 饲料管理 营养来源 鱼塘水体 生态 壮苗 成鱼 富含 基肥 配比 饲喂 套养 幼苗 鱼种 增重 病害 分泌 施用 移栽 池塘 搭配 放养 栽植 消毒 饲料 增产 收获 土壤 防治 规划 健康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规划预处理;(2)移栽茭白幼苗;(3)鳙鱼消毒与鱼苗健壮液浸泡壮苗;(4)放养与饲料管理;(5)收获茭白与成鱼;本发明通过施用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基肥,增加了土壤及水体营养,为整个池塘体系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采用栽植生长过程中分泌杀菌消毒物质的茭白来防治鳙鱼病害,降低了鳙鱼患病概率;通过浸泡鱼苗健壮液,提高了鱼苗抗病性,有利于鳙鱼健康快速生长;随着鳙鱼成长阶段搭配饲喂不同配比成份的饲料,有益于鳙鱼增重增产;通过套养不同层次的鱼种,充分发挥鱼塘水体立体空间,减少资源浪费,增加体系产出,达到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同鲢鱼、青鱼、草鱼一同被称为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鳙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鱼口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性温顺,行动迟缓,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食用鳙鱼,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圆吻鲴为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河川与湖泊的中、下层水域,杂食性。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周丛食物,包括丝状硅藻、蓝藻、绿藻等藻类,此外还食有机碎屑以及少量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泥鳅属鳅科泥鳅属,形体小而圆,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主要栖息于下层水域,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其他鱼类排泄物为食。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养殖,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鳙鱼、圆吻鲴、泥鳅三者搭配养殖,可充分发挥水体内部空间,达到立体养殖的目的。

多年养殖鳙鱼的实践发现,危害鳙鱼的病虫害主要是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具体主要有打印病、烂鳃病、车轮虫、中华鳋病、水霉病以及爆发性出血病等,以细菌类的危害较大,给养殖带来较大损失。鳙鱼的烂鳃病严重影响鳙鱼摄食,最终导致鳙鱼停食直至死亡。每年的气候变更季节,鳙鱼对气候变化敏感,在生理上的防疫能力减弱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差从而导致鱼病高发。当前常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消炎药剂撒施以及单体喂食等方法,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药物残留,降低鳙鱼商品性。因此,当前鳙鱼养殖的防病重点是,探索实践鳙鱼养殖时搭配栽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有益水生植物群落,以达到鳙鱼生态养殖的目标。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基部 2-7节处分生组织细胞增生,膨大成肥嫩的肉质茎,即食用的茭白。茭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水生蔬菜,茭白可剔除水体营养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茭白自身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新生根茎的发育会分泌具有杀菌消炎作用黄酮类物质;鳙鱼在滤食饲料过程中穿过茭白种植区时,可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且鳙鱼排泄物对茭白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从而组成了种植、养殖一体的高效节能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鳙鱼养殖过程中,水体利用率不高及鳙鱼病害生物防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

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选择与规划预处理: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易于排灌,便于管理的池塘,塘底土质要求淤泥层深厚,保水性能良好;3月下旬,采用干塘法清塘,每亩撒施生石灰50-60kg,其后晒塘10-15天;按每4-6亩划分为一个种植单元,起宽0.8-1.2m、高1.2-1.8m的田埂,而后均匀撒施基肥,每亩基肥用量2800-3600kg/亩;基肥翻耕入土后放水5-8cm,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纪芝,未经王纪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9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