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赛络高弹纱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9393.3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经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1H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须条 罗拉套 高弹 加捻 捻度 带动轴 罗拉轴 赛络 纱体 按压 电机带动 服用性能 纱体结构 纱线 输出 后罗拉 牵伸区 前罗拉 外部 保形 成纱 粗纱 活套 牵伸 柔软 弱捻 喂入 握持 汇合 松散 生产 | ||
1.一种赛络高弹纱的生产装置,由单锭纺纱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单锭纺纱装置的数量在200-510之间,单锭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罗拉对、由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罗拉对、由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罗拉对,所述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包括罗拉轴,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后罗拉的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连接、中罗拉的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连接、前罗拉的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连接,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后胶辊相互独立、中胶辊相互独立、前胶辊相互独立且设置在加压组件上,所述后胶辊、中胶辊的结构相同,所述后胶辊、中胶辊包括第一胶辊轴和第一胶辊套,所述第一胶辊套通过轴承与第一胶辊轴连接,所述第一胶辊套为橡胶材质,所述前胶辊包括第二胶辊轴,所述第二胶辊轴的长度等于第一胶辊轴的长度,在所述胶辊轴上设置有第二左胶辊套和第二右胶辊套,所述第二左胶辊套和第二右胶辊套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左胶辊套和第二右胶辊套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二胶辊轴连接,所述第二左胶辊套和第二右胶辊套均为橡胶材质,在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后罗拉的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后罗拉套,所述后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单锭纺纱装置的后罗拉套的右端,所述后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头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在各单锭纺纱装置的中罗拉的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中罗拉套,所述中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单锭纺纱装置的中罗拉套的右端,所述中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头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在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前罗拉的罗拉轴上设置有前罗拉套,所述前罗拉套包括左前罗拉套和右前罗拉套,所述左前罗拉套和右前罗拉套的直径相同,所述左前罗拉套与前罗拉的罗拉轴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罗拉套与前罗拉的罗拉轴之间设置有带动筒,所述带动筒通过轴承套在前罗拉的罗拉轴上,所述右前罗拉套与带动筒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带动筒的右端伸出右前罗拉套的右端,所述带动筒伸出右前罗拉套的右端通过皮带与带动轴连接,所述前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单锭纺纱装置的带动筒的右端,所述前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头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所述带动轴通过第四电机带动转动。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的赛络高弹纱的生产装置的赛络高弹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纺纱时,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各单锭纺纱装置的后罗拉的后罗拉套与后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中罗拉的中罗拉套与中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前罗拉的左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左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前罗拉的右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右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第一电机带动后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位于细纱机一侧的所有单锭纺纱装置的后罗拉套同步转动,后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后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绕着后胶辊的第一胶辊轴同步转动,第二电机带动中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位于细纱机一侧的所有单锭纺纱装置的中罗拉套同步转动,中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中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绕着中胶辊的第一胶辊轴同步转动,第三电机带动前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位于细纱机一侧的所有单锭纺纱装置的左前罗拉套同步转动,左前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前胶辊的第二左胶辊套绕着前胶辊的第二胶辊轴同步转动,第四电机带动带动轴转动,继而通过皮带带动带动筒转动,继而带动位于细纱机一侧的所有单锭纺纱装置的右前罗拉套同步转动,右前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前胶辊的第二右胶辊套绕着前胶辊的第二胶辊轴同步转动,因此左前罗拉套的转动速度由第三电机控制、右前罗拉套的转动速度由第四电机控制,第一粗纱由后罗拉的后罗拉套与后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喂入,而后经中罗拉的中罗拉套与中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受到后罗拉对与中罗拉对之间组成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而后经前罗拉的左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左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其中前罗拉的左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左胶辊套组成左前罗拉对,受到中罗拉对与左前罗拉对之间组成的第一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而后由前罗拉的左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左胶辊套之间的左前钳口输出得到第一须条,第二粗纱由后罗拉的后罗拉套与后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喂入,而后经中罗拉的中罗拉套与中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受到后罗拉对与中罗拉对之间组成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而后经前罗拉的右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右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其中前罗拉的右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右胶辊套组成右前罗拉对,受到中罗拉对与右前罗拉对之间组成的第二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而后由前罗拉的右前罗拉套与前胶辊的第二右胶辊套之间的右前钳口输出得到第二须条,其中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为完全相同的粗纱,且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在由后罗拉的后罗拉套与后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喂入时保持一定的间距,同时设置第三电机的转速大于第四电机的转速,继而使得左前罗拉套的转速大于右前罗拉套的转速,由于左前罗拉套的转速大于右前罗拉套的转速,从而使得第一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大于第二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从而使得第一须条的线密度小于第二须条的线密度,输出的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经汇合后加捻得到最终的赛络纱,赛络纱穿过导纱钩,而后穿过设置在固定的钢领的滑道上的钢丝圈,最后卷绕在纱管上,纱管固定在锭子上,锭子转动继而带动纱管转动,且设置锭子的转速远大于左前罗拉套或右前罗拉套的转速,纱管转动继而带动赛络纱转动,继而带动钢丝圈绕着钢领的滑道转动,由于纱管的转速远大于左前罗拉套或右前罗拉套的转速,从而使得赛络纱的向下输出的线速度远小于纱管的转动速度,赛络纱向下输出的线速度与纱管之间转速的差值一方面使得赛络纱不断卷绕在纱管上,另一方面对赛络纱起到卷绕的作用,也即对赛络纱起到加捻的作用,也即,赛络纱向下输出的线速度与纱管转速之间的差值对赛络纱产生加捻捻度的作用,且产生的加捻捻度与赛络纱向下输出的线速度和纱管转速之比成反比,该加捻捻度沿着赛络纱的长度方向自下而上传递,当传递到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的汇合点时,继续分别沿着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的长度方向向上传递,此时由于左前罗拉套的转速大于右前罗拉套的转速,使得第一须条的向下输出速度大于第二须条的向下输出速度,从而使得沿着第一须条的长度方向向上传递来的第一子捻度小于沿着第二须条的长度方向向上传递来的第二子捻度,第一须条在第一子捻度的作用下对从左前钳口输出得到第一须条进行加捻得到第一有捻条,且在第一须条输出的左前钳口处形成第一子加捻三角区,第二须条在第二子捻度的作用下对从右前钳口输出得到第二须条进行加捻得到第二有捻条,且在第二须条输出的右前钳口处形成第二子加捻三角区,由于第二子捻度大于第一子捻度,从而使得第一有捻条的捻度小于第二有捻条的捻度,但是第二须条的线密度大于第一须条的线密度,从而使得第一子加捻三角区和第二子加捻三角区的大小保持一致,第一有捻条和第二有捻条在汇合点处共同加捻成赛络纱,此时由于第一有捻条的捻度小于第二有捻条的捻度,也即第一有捻条内的纤维相对较为松散,而第二有捻条内的纤维相对较为紧密抱合,从而使得第一有捻条和第二有捻条在汇合点处共同加捻时第二有捻条转移到纱体的中心、第一有捻条转移到纱体的外部,从而形成内部紧密且强力大、外部松散且较柔软的纱体结构,从而实现纱线的高弹保形效果和优异的服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经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经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93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纱线及其毛巾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多氢键纤维丝束的开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