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0050.9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韦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翠福 |
主分类号: | A61K36/746 | 分类号: | A61K36/746;A61P25/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808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坐骨神经痛 中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独活12~15g、桑寄生15~18g、秦艽18~21g、当归12~15g、黄芪30~33g、杜仲18~21g、巴戟天18~21g、牛膝18~21g、制川乌12~15g和细辛5~8g。本发明全方补肾强骨,软坚散结,温督通络,活血祛风,对于预防和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显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临床表现症状常见表现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会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肌肉退减、跟腱发射减速或消失和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给患者带来痛苦。目前对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大多数只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无法完全根治,而且过程繁琐,疗程漫长,对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坐骨神经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对比传统中药,效果显著,疗程短,见效快。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独活12~15g、桑寄生15~18g、秦艽18~21g、当归12~15g、黄芪30~33g、杜仲18~21g、巴戟天18~21g、牛膝18~21g、制川乌12~15g和细辛5~8g。
优先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独活12g、桑寄生15g、秦艽18g、当归12g、黄芪30g、杜仲18g、巴戟天18g、牛膝18g、制川乌12g和细辛5g。
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砂锅中,加入500g的水先浸泡20分钟,然后大火煎熬直到水烧开,后再小火煎熬20分钟,直至只剩200g药汤即得。
本发明中药的使用方法:口服,每日1次,每次200ml。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药所用的药材中,以独活、桑寄生、秦艽、当归、黄芪、杜仲、巴戟天、牛膝、制川乌和细辛;其中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的功效;秦艽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黄芪具有排脓止痛的功效;杜仲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和调理冲任的功效;巴戟天具有强筋骨,祛风除湿的功效;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制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的功效。全方补肾强骨,软坚散结,温督通络,活血祛风,对于预防和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独活12g、桑寄生15g、秦艽18g、当归12g、黄芪30g、杜仲18g、巴戟天18g、牛膝18g、制川乌12g和细辛5g。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砂锅中,加入500g的水先浸泡20分钟,然后大火煎熬直到水烧开,后再小火煎熬20分钟,直至只剩200g药水即得。
实施例2
取独活13g、桑寄生16g、秦艽19g、当归13g、黄芪32g、杜仲19g、巴戟天20g、牛膝20g、制川乌14g和细辛6g。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砂锅中,加入500g的水先浸泡20分钟,然后大火煎熬直到水烧开,后再小火煎熬20分钟,直至只剩200g药水即得。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翠福,未经韦翠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0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