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70300.9 申请日: 2018-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9336730A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饶卫东;陈先枭;周媛媛;凌媛;尹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C13/72 分类号: C07C13/72;C07C311/21;C07D207/408;C07D209/86;C07D209/96;C07D333/5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3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类化合物 壬烯 双环 制备 催化剂 二叔丁基苯基 官能团兼容性 炔类化合物 有机中间体 骨架结构 六氟锑酸 生物活性 药物活性 药物筛选 苯乙腈 潜在的 易分离 甲苯 磷酸 联烯 桥环 收率 研发 溶解 测试 农药 检验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将1,4,10‑烯‑联烯‑炔类化合物溶解在甲苯中,加入(苯乙腈)[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六氟锑酸金(I)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得到所述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较好、产物收率较高、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研发制得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具有八元桥环骨架结构,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可经后续测试检验其药物活性并进行药物筛选,也可以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萜类天然产物(包括倍半萜、二萜和二倍半萜)和药物分子具有八元桥环单元结构,它们大多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和重要的生理活性。其中,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拥有生物活性的八元桥环碳骨架结构,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海洋生物中,众多药物分子也具有双环[3.3.1]结构。例如,从巴西尖叶饱食桑木树皮中提取的Acutifolin A,可以用做作抗炎药和抗风湿剂;从植物乌头的侧根附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Aconicarmisulfonine A已应用于治疗神经痛、风湿痛、心尿症;从荚蒾类植物VibsaninAwabuki中提取的一种稀有的二萜类天然产物Spirovibsanin A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是一种抗抑郁药、抗癌药物、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GarsubellinA则从菲岛福木中分离得到,其通过诱导胆碱乙酰转移酶具有较强的神经营养活性;Xishacorene B是从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polydactyla中分离得到的珍贵化合物,通过活性测试发现其有抗刀豆蛋白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具有发展为免疫增强剂的价值;Sarinfacetamides A也提取自我国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infundibuliforme,具有抑菌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物潜力;Dysidavarone A则提取自我国南海海绵Dysidea avara,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增殖活性。

而八元桥环类化合物作为较难构建的环系之一,其构建方法不同于普通环系,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合成具有双环[3.3.1]壬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在制备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的方法的技术空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式(1)所示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

一种式(1)所示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式(2)所示的1,4,10-烯-联烯-炔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在金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得到如式(1)所示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

式(1)与式(2)所述R、Ar对应一致,所述R为甲基、芳基、苄基,所述Ar为苯基、萘基、烷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杂环取代苯基、杂环(包括但不限于吲哚环、噻吩环等)、取代杂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溶剂为乙腈、硝基甲烷、二氯乙烷、甲苯、氟苯、氯苯、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之一,优选的溶剂为甲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双环[3.3.1]壬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金催化剂为下列所示金催化剂之一,优选的金催化剂为(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0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