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1799.5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承刚;汤王外;徐春莲;和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741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果 温室 高产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种植:选择常用的温室大棚进行种植,选用无病害的健康植株,每年的3-4月份在温室里种植;
S2、定植养护:选用苗高20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的红果参幼苗,按照株行距为1.4×1.4米,每亩用苗量为280棵定植;定植时要理顺根系,分层填土,踏紧压实;
S3、水肥管理:刚开始每亩施用2000千克的农家肥和25千克底肥;当红果参定植苗长出新芽2~3片之后每20~25天,对每棵植株施用底肥10克,并进行培土覆盖,每隔40天左右叶面喷施质量百分浓度1%尿素、2%磷酸二氢钾以及质量百分浓度0.5%硼锌钙的营养化肥;所有过程全部采用高效水肥一体化措施进行水肥管理;
S4、大田管理:每隔30天对温室大棚内进行人工除草,以利于水肥的合理利用。在种植后60天后对红果参植株进行修剪;
S5、果实采收:一般在落果前10天即果色变紫红色且稍有香味时及时采收。
S6、病害病虫防治:在定植前对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红果参小苗用5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进行处理。在种植初期对出现的蚜虫用黄板进行诱杀,红蜘蛛用大蒜素混合药剂进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底肥为氮、磷和钾元素混合的有机肥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中氮、磷和钾的质量比为15:1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有过程全部采用高效水肥一体化措施进行水肥管理。在红果参种植完成后按照株行距为1.4×1.4米的标准铺设滴灌管,在植株左右两边各拉一根,在每棵旁边各打一个孔。每亩共打560个孔。所有滴灌管都和水肥一体化主机连接,按照指令可以定时定量进行浇水和施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果参果实采收过程采用手工方式采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果参温室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引用的水流的来源可以是附近的河流、水井以及自来水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17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浆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吸收式热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