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1837.7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学;陈庭;孙琳;祖庆贺;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132;C04B33/135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李正方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印染污泥 水玻璃 碱渣 制备 粉煤灰 协同 制备技术领域 工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工艺进程 陶粒表面 膨胀源 有机物 裂痕 筒压 造粒 堆积 残留 调控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到陶粒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该方法以印染污泥、水玻璃碱渣和粉煤灰为原料,充分利用印染污泥中的有机物提供残留热值以及作为陶粒的膨胀源,利用粉煤灰和水玻璃碱渣调控原料的造粒性能,改进印染污泥制备陶粒的工艺进程,使印染污泥、水玻璃碱渣这两种难以利用的工业废弃物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此外,该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工艺简单,使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陶粒表面无裂痕,陶粒具有适宜的堆积密度和筒压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陶粒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污泥是纺织企业印染废水处理的副产物,其中残留大量的有机化工原料,Cu、Zn 、Pb、Cd等重金属元素亦超标,存在着较高的毒性和危险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然而印染污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Fe2O3、Al2O3、SiO2、CaO,与黏土类原料接近,使用印染污泥取代黏土质原料制备陶粒可以固化重金属元素、有机物充分氧化分解,实现印染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水玻璃生产过程中固相溶解后生产的沉淀物被称为水玻璃碱渣,主要由晶态二氧化硅和硅酸钠水合物组成。因其产量较低,综合利用研究较少,目前尚无有效的处理手段,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该方法以印染污泥、水玻璃碱渣和粉煤灰为原料,充分利用印染污泥中的有机物提供残留热值以及作为陶粒的膨胀源,利用粉煤灰和水玻璃碱渣调控原料的造粒性能,改进印染污泥制备陶粒的工艺进程,使印染污泥、水玻璃碱渣这两种难以利用的工业废弃物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此外,该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工艺简单,使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陶粒表面无裂痕,陶粒具有适宜的堆积密度和筒压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其步骤为,
(1)、将印染污泥和水玻璃碱渣分别放置在105 ℃的干燥箱中烘干2 h后,分别研磨成粉末状并通过200目的筛;
(2)、将步骤(1)处理后的粉状的印染污泥和水玻璃碱渣与粉煤灰和水按照重量比2:1:1:0.8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的糊状物挤压成球形,料球直径为10mm;
(3)、将步骤(2)制备好的料球在常温下自然晾干6 h后放置在105 ℃的干燥箱中烘干;
(4)、将步骤(3)烘干后的料球置于高温炉中,在350℃下预热20min,随后升温至高温段烧结,烧结温度为1080-1100℃,烧结时间为10-30min,即完成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
优选的所述高温段烧结,烧结温度为1080℃,烧结时间为25min。
优选的所述高温段烧结,烧结温度为1100℃,烧结时间为20min。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该方法以印染污泥、水玻璃碱渣和粉煤灰为原料,充分利用印染污泥中的有机物提供残留热值以及作为陶粒的膨胀源,利用粉煤灰和水玻璃碱渣调控原料的造粒性能,改进印染污泥制备陶粒的工艺进程,使印染污泥、水玻璃碱渣这两种难以利用的工业废弃物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此外,该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工艺简单,使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陶粒表面无裂痕,陶粒具有适宜的堆积密度和筒压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一种使用印染污泥与水玻璃碱渣协同制备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1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