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2004.2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余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1 接口 性能 监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F1接口的信令交互流程及业务数据传输状况进行监测;基于监测结果生成F1接口对应的性能测量(PM)数据和关键指标指示(KPI)数据;上报所述PM数据和KPI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对LTE接入网的运行状况及性能进行监测,LTE系统针对空中接口Uu口定义了各种性能测量(PM,Performance Measurement)参数及关键指标指示(KPI,KeyPerformance Indicator)参数,PM及KPI参数会涉及空口的多个协议层。
5G接入网中的gNB网元分为集中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两个部分,其中CU负责RRC、PDCP协议层功能,DU负责RLC、MAC、PHY协议层功能,两者之间通过F1接口相连接。F1接口协议分为控制面协议(F1-C)及用户面协议(F1-U),其中F1-U用于透传UE用户面数据,F1-C用于实现控制功能。
由于F1接口是5G接入网中新引入的接口,因此相关技术中并未对F1接口性能进行监测,也未定义F1接口的PM及KPI参数。由于F1接口是一个标准化开放接口,需要实现异厂家互通,因此有必要对F1接口性能进行监测,用于对F1接口异厂商互通的性能进行分析及问题定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F1接口性能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F1接口的信令交互流程及业务数据传输状况进行监测;
基于监测结果生成F1接口对应的性能测量PM数据和关键指标指示KPI数据;
上报所述PM数据和KPI数据。
其中,所述对F1接口的信令交互流程及业务数据传输状况进行监测,包括:
在预设周期内分别对集中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各自的F1接口相关信令消息数量以及传输的业务数据量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基于监测结果生成F1接口对应的KPI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PM数据通过预设算法生成相应的KPI数据。
其中,所述PM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数据:
F1接口用户设备UE上下文建立请求次数;
F1接口UE上下文建立成功次数;
F1接口UE上下文建立失败次数;
DU或CU发起的F1接口UE上下文释放请求次数;
F1接口UE上下文释放成功次数;
DU或CU发起的F1接口UE上下文修改请求次数;
DU或CU发起的F1接口UE上下文修改成功次数;
CU发起的F1接口UE上下文修改失败次数;
CU或DU中UE上下文个数;
针对CU的F1接口UE业务面上行或下行传输数据量;
针对DU的F1接口UE业务面上行或下行传输数据量。
其中,所述KPI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数据:
F1接口UE上下文建立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2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