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3109.X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尚贤菊;庄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贤菊;庄光明 |
主分类号: | E21B17/04 | 分类号: | E21B17/04;E21B1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对接处 钻杆连接 钻孔桩机 软管 管端部 端头 液压快速接头 压力损失 操作孔 钻杆壁 伸入 密封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第一钻杆的对接处内和第二钻杆的对接处内均设有液压A管和液压B管,还包括设在钻杆内用于连接上下液压A管端部和连接上下液压B管端部的各一根软管;所述第一钻杆的液压A管的端部处和液压B管的端部处的钻杆壁上设有供手伸入以连接各自软管与液压A管端部和液压B管端部的操作孔;所述两根软管与第一钻杆内和第二钻杆内的液压A管的端头和液压B管的端头的连接均采用液压快速接头。该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能保证液压A管和液压B管的对接处精度高、对接准、密封严,其对接处基本没有压力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钻孔桩机钻杆一般为中空结构,里面轴向穿设有气管和浆管,很多情况下还设有液压A管和液压B管,液压A管和液压B管轮流作为进液管和出液管,钻杆底部有液压式扩孔机构,液压A管和液压B管经钻杆顶部连通液压泵与钻杆底部液压式扩孔机构的液压缸。而基于安全、工艺和操作方便等多方面考虑,需钻几十米深桩孔的钻杆一般由多节钻杆构成,多节钻杆的连接结构除考虑同轴线连接如采用同轴线的外六角柱和内六角孔套合后用横销插接的结构外,更多关注的是气管、浆管和液压A管及液压B管对接的可靠性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的钻杆内的上下对接的管连接结构一般是采用固定在钻杆端部内公母接头的形式,公母接头的内端均与管密封连接,公母接头的外端相互套合对接。该现有技术的钻杆连接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难题:随着对接次数的增多,其公母接头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损,对接处偏心、对接不准确、公母接头不密封等现象,施工实践中,气管和浆管的密封问题由于本身压力低而显得不是很重要,漏气就漏气、漏浆就漏浆,对整个施工过程影响不大且一般不会降低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但是,液压A管及液压B管由于压力高对此现象却十分敏感:由于钻杆外部的工作条件过于恶劣,液压A管与液压B管的连接管只能设于钻杆内,而驱动钻杆底部液压式扩孔机构等的液压缸客观上要求液压管的对接处要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对接很准,密封需要十分严密,要求接头处基本没有压力损失,但现有技术的钻杆连接结构由于上述的公母接头的磨损,对接处偏心、对接不准确、公母接头不密封等现象而无法满足液压缸的以上客观要求,上述困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难题至今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液压A管和液压B管的对接处精度高、对接准、密封严,其对接处基本没有压力损失的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包括上下同轴线对接的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所述的第一钻杆的对接处内和第二钻杆的对接处内均设有液压A管和液压B管,还包括设在钻杆内用于连接上下液压A管端部和连接上下液压B管端部的各一根软管;所述第一钻杆的液压A管的端部处和液压B管的端部处的钻杆壁上设有供手伸入以连接各自软管与液压A管端部和液压B管端部的操作孔;所述第二钻杆的液压A管端部处和液压B管端部处的钻杆壁上也设有供手伸入以连接各自软管与液压A管端部和液压B管端部的操作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钻孔桩机的钻杆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因为手可伸入钻杆对接处内将液压A管的端部和液压B管的端部与软管对接,既能保证液压A管与液压B管的连接管位于钻杆内从而避开外部恶劣的工作条件对连接管的破坏,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钻杆连接结构公母接头的磨损,对接处偏心、对接不准确、公母接头不密封的缺陷,对接精度很高,对接很准,密封能到达十分严密,保证了接头处基本没有压力损失,能完全满足液压缸对压力的客观要求,妥善解决了困扰本技术领域多年的技术难题。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两根软管与第一钻杆内和第二钻杆内的液压A管端部和液压B管端部的连接均采用液压快速接头:每个液压快速接头的公接头或母接头与所述的液压管的端部密封连接,与该公接头或母接头对接的母接头或公接头与软管密封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连接软管与液压A管的端部和液压B管的端部对接精度更高,对接更准,对接更方便快捷,密封更严密,进一步保证了接头处无压力损失,能进一步满足液压缸对压力的客观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贤菊;庄光明,未经尚贤菊;庄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1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