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性天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3181.2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芳;杨泉峰;门兴元;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孔娟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床 玉米田 麦田 天敌 捕食性 行距 小麦 玉米带 生物防治技术 农业害虫 农田 玉米 蛇床子 轮作 捕食 扩散 生长 传播 种植 农民 | ||
1.一种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性天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蛇床子涵养从麦田到玉米田的捕食性天敌来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天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小麦-玉米轮作田边种植蛇床带来实现,所述小麦带行数与蛇床带行数比为40-80:1或玉米带行数与蛇床带行数比为15-45:1,所述小麦带、玉米带和蛇床带均匀,所述小麦带行距为18-25cm,所述玉米带行距为50-70cm,所述蛇床带行距为33-4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天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为冬小麦,所述玉米为夏玉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天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床带种植行数为3-12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天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床子和冬小麦同时期播种,所述夏玉米在当地冬小麦收获后7-10日内播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迁从麦田到玉米田捕食天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床的种植方法为:(1)播种前,先将地整平,待畦干度适宜后用铁耙搂平浮土;
(2)蛇床种植时,开1-2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里,而后搂平浇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1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