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多用户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3534.9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国;王巍;陈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胡时冶 |
地址: | 314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多用户 下行 突发 连续 速率 业务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多用户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传输和切换过程中复杂信令的传输将导致大量系统资源的浪费问题,方法包括在UE和eNB之间增加一个小区级的多用户公共信道eDL‑CCH信道;将承载的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映射到eDL‑CCH信道;判断存在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时,通过eDL‑CCH信道进行数据发送。本发明简化了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数据的处理流程,较少了时延和控制信令的开销;取消了切换时的数据前转,简化了用户切换时控制信令参数,初步实现了用户在小区间的“无切换”概念;对已有的4G系统可以完全兼容,适应B4G/5G的场景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多用户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各种互联网业务需要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实现终端和互联网服务器的相连,特别是B4G,甚至5G的宽带无线移动网络普及后,无线移动网络必将支撑更多的互联网业务。
像QQ业务、微信业务、网页浏览业务、各种微博交互业务、网络及时聊天业务、网站登录处理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共同的特点就是数据发送不连续(时间间隔以秒级计算,与LTE的1ms的空口传输时间间隔相比),业务速率低,突发的数据包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但是一旦有数据要发送,还要及时地发送出去,以避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知。
基于TD-LTE的4G、B4G和5G系统中,每个用户建立业务时,都要建立DTCH/DCCH/DL-SCH/UL-SCH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当用户进行切换时,L2要保证数据的无损切换,L3要保证信令的“永远在线”。这就要求了在切换过程中,L2/L3需要进行复杂且完备的切换控制,以保证切换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对于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当用户只有这一类业务,且没有其他连续高速业务时,切换过程中的复杂信令开销是没有必要的,原因是因为“非连续”特性,用户的整个链路上在切换时刻存在需要前转的数据的概率几乎为0,配置的大量的信道参数和上下文信息时效性也很低,导致大量系统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支撑多用户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方法,支撑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质量要求,降低了对专有链路连接的需求,并且降低了切换的时延和复杂度。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支撑多用户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传输方法,包括,
在UE侧和eNB侧之间增设eDL-CCH信道,所述eDL-CCH信道为小区级的多用户公共信道;
eNB内部调度时,将承载的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映射到所述eDL-CCH信道;
判断存在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时,通过所述eDL-CCH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eDL-CCH信道在eNB侧,用于把eNB所有承载的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的RB复用到所述eDL-CCH信道上;
所述eDL-CCH信道在UE侧,用于从UU口接收eDL-CCH信道的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对应的RB承载上。
进一步地,所述eDL-CCH信道的参数包括用户标识信息、无线承载标识、承载的业务的性能参数、eC-RNTI和HARQ实体参数;
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明确对用户进行标识;
所述无线承载标识,用于唯一明确对用户具体的无线承载进行标识;
所述承载的业务的性能参数,包括保证比特率、数据丢弃时间、数据缓存空间状态和每个无线承载的发送优先级;
所述eC-RNTI为所述eDL-CCH信道在空口发送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调度方法、装置及基站
- 下一篇: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