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3833.2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徐家彬;林凯;郑阳;王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晓霞;魏嘉熹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站 多个装置 代理模块 能源传输 控制器 能源 转化 能源储存装置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转化装置 储存 生物质燃料 能源成本 能源利用 有机垃圾 配网 风能 太阳能 天然气 | ||
1.一种区域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能源站包括:
能源转化装置,用于将太阳能、风能、煤、生物质燃料、有机垃圾、天然气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能源进行转化,生成多种形式的能源;
能源储存装置,与所述能源转化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转化的能源在本地进行储存;
能源传输装置,分别与所述能源转化装置和所述能源储存装置连接,用于将转化和储存的能源传输至输配网,
其中,所述区域能源站还包括与该区域能源站中的多个装置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装置控制器、与所述多个装置控制器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装置代理模块、以及与所述多个装置代理模块连接的区域能源站代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转化装置包括:
气化装置,用于将煤、生物质燃料、有机垃圾转化为合成气、天然气、氢气中的一者或多者;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与所述气化装置连接,用于将合成气、天然气、蒸汽转化为电力和/或蒸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转化装置还包括:
光伏发电装置,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
风力发电装置,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力;
光热装置,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蒸汽或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储存装置包括:
储热装置,用于将太阳能的热量进行储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储存装置包括:
储气装置,用于将转化的天然气、氢气进行储存;
电解制氢装置,与所述储气装置连接,用于运用转化的电力进行电解水,并将生成的氢气传输至所述储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装置控制器对应的装置代理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与所述装置控制器对应的装置进行能源的转化、储存。
7.一种区域能源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装置中能源生产、转化、存储、传输的数量或者品质发生改变时,所述第一装置对应的装置代理模块确定针对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优化目标,并按照所述第一优化目标控制所述第一装置中能源的生产、转化、存储、传输;
与所述第一装置相关联的第二装置对应的装置代理模块确定针对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优化目标,并按照所述第二优化目标控制所述第二装置中能源的生产、转化、存储、传输;
所述区域能源站代理模块确定针对所述区域能源站的第三优化目标,并按照所述第三优化目标控制所述区域能源站中各个装置之间能源的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所述第一优化目标包括:根据热经济学方法和所述第一装置的能量平衡模型、物料平衡模型、成本投入和产出平衡模型、污染物排放模型,对所述第一装置进行成本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一优化目标;
确定所述第二优化目标包括:根据热经济学方法和所述第二装置的能量平衡模型、物料平衡模型、成本投入和产出平衡模型、污染物排放模型,对所述第二装置进行成本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二优化目标;
确定所述第三优化目标包括:根据热经济学方法和所述区域能源站的能量平衡模型、物料平衡模型、成本投入和产出平衡模型、污染物排放模型,对所述区域能源站进行成本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三优化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8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网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