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故障电路中断断路器一起使用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4184.8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T·R·鲁特;L·D·马什卡雷尼亚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电路 中断 断路器 一起 使用 插接 中性线 连接器 | ||
本申请涉及与故障电路中断断路器一起使用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一种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包含:中性线接线头,其经布置以插入到断路器的中性线端中;传导性紧固件,其包含通路,电耦合到所述中性线接线头且经布置以紧固在负载中心的中性线汇流条上;以及壳体,其安置在所述传导性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大体上涉及与故障电路中断断路器一起使用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例如接地故障电路中断(GFCI)断路器和/或电弧故障电路中断(AFCI)断路器,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包含传导性紧固件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所述传导性紧固件具有适于协作地接合负载中心的中性线汇流条的多个灵活传导性支腿。
背景技术
AFCI和GFCI断路器是众所周知的,最近它们的使用已经发展成为主流(例如,主流住宅使用)。传统上,AFCI和GFCI断路器包含单独的电连接(也被称作“尾纤”连接)。确切地说,尾纤连接可用以将AFCI或GFCI断路器连接到容纳AFCI或GFCI断路器的配电中心(或负载中心)的中性线汇流条。其它已知的AFCI和/或GFCI断路器包含各种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它们可以替代尾纤连接,且可以直接接合负载中心内的中性线汇流条。
与常见的AFCI和/或GFCI断路器相关联的缺点可包含杂乱的负载中心(例如,在断路器利用尾纤的情况下)、过长或过少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在断路器安装和替换期间易于损坏的易损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和/或未配置成与多种断路器品牌和型号交互操作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因此,需要一种坚固且具有可调整长度的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它能够与多种AFCI和/或GFCI断路器进行稳固的交互操作。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包含:中性线接线头,其经布置以插入到断路器的中性线端中;传导性紧固件,其包含通路,电耦合到中性线接线头且经布置以紧固在负载中心的中性线汇流条上;以及壳体,其安置在传导性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上。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包含中性线端和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包含:中性线接线头,其经布置以插入到断路器的中性线端中;传导性紧固件,其包含通路,电耦合到中性线接线头且经布置以紧固在负载中心的中性线汇流条上;以及壳体,其安置在传导性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上。
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包含外壳和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包含:第一中性线接线头,其电耦合到断路器的第一中性线端;和第二中性线接线头,其电耦合到断路器的第二中性线端。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还包含:传导性紧固件,其including通路,电耦合到第一中性线接线头且经布置以紧固在负载中心的中性线汇流条上;和壳体,其安置在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上且耦合到断路器的外壳。
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电力负载中心。电力负载中心包含中性线汇流条,所述中性线汇流条电连接到电源且包含经布置以收容中性线汇流条定位螺丝的中性线汇流条。电力负载中心还包含:安装轨道,其安置成与中性线汇流条基本平行;断路器,其安装在安装轨道上且包含中性线端;以及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其经布置以将断路器电连接到中性线汇流条。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包含:中性线接线头,其经布置以插入到断路器的中性线端中;和传导性紧固件,其电耦合到中性线接线头且经布置以紧固在中性线汇流条上。传导性紧固件包含经布置以收容中性线汇流条定位螺丝的第一通路。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还包含安置在传导性紧固件上的壳体。壳体包含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安置成与第一通路对齐,且经布置以收容中性线汇流条定位螺丝。
附图说明
当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包含多个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的示例性电力负载中心的正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插接式中性线连接器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4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