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果桑椹瘿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4407.0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8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海;任杰群;李智念;陈力;谭立新;郑章云;曾秀丽;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66 | 分类号: | A01N43/66;A01N51/00;A01N43/36;A01P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415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桑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果桑椹瘿蚊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早生果桑品种进入盛花期,对桑树施用药剂Ⅰ,在早生果桑品种进入谢花期,对桑树施用药剂Ⅱ,所述药剂Ⅰ和药剂Ⅱ为噻虫嗪、灭蝇胺和虫螨腈中任意两种,该防治方法既能杀死处于交尾产卵的成虫,又能将虫卵或初孵幼虫杀灭于果内,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易行,所选药剂低毒高效,符合绿色防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果桑椹瘿蚊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果桑椹瘿蚊(Cotarina sp.)又名桑椹浆瘿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为害桑椹的主要害虫,寄生于桑椹小果中,导致桑椹畸形,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如防治不及时或措施不对路,虫害率高达90%以上,造成桑椹严重减产,种植户面临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果桑椹瘿蚊主要防治方法:主要有土壤撒药、桑园覆膜或桑树喷药,具体有:①在蛹期当蛹体触角、复眼变黑时施用甲基粉、甲基异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处理土壤;②3月用地膜覆盖于桑树行间;③于2月底或3月初使用液态地膜喷于桑园地表,或者先在桑园地面撒布甲基对硫磷毒土再喷液态地膜;④3月中旬使用40%乐果乳剂等喷洒桑树1次;⑤3月底使用阿维达螨灵、多菌灵喷洒桑树2次,间隔10天。
但是,上述各方法均存在缺点,无法观测到果桑椹瘿蚊是出于哪个时期,无法确定施药的时间;地膜覆盖法很难全面覆盖,且普通的地膜是高分子材料,难分解容易形成残留污染;乐果在作物体内降解过程中能代谢出高毒成分的氧化乐果;利用阿维达螨灵、多菌灵根本无法防治果桑椹瘿蚊,因此,现有的果桑椹防治方法不能很好的把握果桑椹瘿蚊的用药期,防治效果差,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导致果桑椹瘿蚊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果桑椹瘿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早生果桑品种进入盛花期,对桑树施用药剂Ⅰ;
在早生果桑品种进入谢花期,对桑树施用药剂Ⅱ;
所述药剂Ⅰ、药剂Ⅱ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8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和5-8%虫螨腈微乳剂中任意两种。
所述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8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5-8%虫螨腈微乳剂施药时的稀释倍数为1500-2500倍。
所述施用药剂Ⅰ或药剂Ⅱ的具体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后的0-1h。
所述施药的量为45-60kg/亩。
所述的早生果桑品种包括无核大十、红果2号。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于早生果桑品种盛花期和谢花期分别施用噻虫嗪、灭蝇胺或虫螨腈中的任意两种,既能杀死处于交尾产卵的成虫,又能将虫卵或初孵幼虫杀灭于果内,效果显著。
2、本发明通过观察早生果桑品种花期比直接观察椹瘿蚊虫体更直观,操作简便易行,所选药剂低毒高效,符合绿色防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阐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在此结合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显然,所列举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显而易见地得出的其他技术方案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早生果桑品种进入盛花期,对桑树施用药剂Ⅰ,在早生果桑品种进入谢花期,对桑树施用药剂Ⅱ,其中药剂Ⅰ、药剂Ⅱ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8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和5-8%虫螨腈微乳剂中任意两种,施用时稀释1500-2500倍,并在上午露水干后0-1h进行施药,并以喷洒清水为对照组。待对照组桑椹表现出为害症状时,调查各组桑椹虫害率,以评估防治方法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4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