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配组剩余电池回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4621.6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棒;陶云兴;宋宇杰;佘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剩余 电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配组剩余电池回充方法,涉及电池配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a:取用具有相同型号电池极板或者具有相同重量的电池极板的剩余电池进行分组;b:利用多路独立单充单放机对每组的剩余电池统一调放至一定的恒压后进行同时同步恒压限流饱和充电;c:上机开启回充放电模式,进行放电;d:放电完成的时间和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记录;e:配组。本发明利用多路独立单充单放机对分组后的剩余电池进行同时同步的调放电压至一定恒压后进行饱和充电,然后放电,并记录在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时间和放电后的终止电压,根据放电时间和终止电压参数对每组的剩余电池进行配组,配组效率高,配组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配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配组剩余电池回充方法。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已经有150多年的的发展历程,它以成熟的生产工艺,使用寿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稳站市场,专业的蓄电池生产设备和技术从根本上保证电池的品质。
铅蓄电池常用于电动车上,需要保证对电池进行配组以保证每组电池中单只电池容量的一致性,电池配不仅是容量单一影响因素还包括容量的衰减速率、电池在充电态下表现的特性(如内阻和端电压等),电池的其它放电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电池配组需要注意对极板重量的配组和容量的配组。
对于配组剩余电池,电池生产车间的一般做法是:先打堆,待数量足够多时,一起上架做回充处理,以上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堆积时间较长,电池荷电状态差异较大,在回充过程中,会发生部分电池过充,部分电池过放,回充合格率低,对电池伤害较大,减少电池循环寿命;2、缺少管控,往往会堆积不处理;3、堆放的剩余电池种类型号繁多,易造成对配组不当配组错误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配组剩余电池回充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配组剩余电池回充方法,通过对具有相同型号电池极板以及具有相同质量电池极板的剩余电池两种方式进行分组,利用多路独立单充单放机对分组后的剩余电池进行同时同步的调放电压至一定恒压后进行饱和充电,然后放电,并记录在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时间和放电后的终止电压,根据放电时间和终止电压参数对每组的剩余电池进行配组,解决了电池极板和容量不一致对配组带来的影响,配组效率不高,配组不当甚至错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蓄电池配组剩余电池回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用具有相同型号电池极板或者具有相同重量的电池极板的剩余电池进行分组;
b:对满足所述步骤a的经过分组后的每组剩余电池组匹配一台多路独立单充单放机,利用所述多路独立单充单放机对每组的剩余电池统一调放至一定的恒压后,立即分别对该组的每个剩余电池进行同时同步恒压限流饱和充电;
c:对满足所述步骤b的经过恒压限流饱和充电完成后的每组的每个剩余电池上机开启回充放电模式,进行放电;
d:对满足所述步骤c的每组中的每个剩余电池放电完成的时间和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记录;
e:对满足所述步骤d的放电完成的每组剩余电池进行挑选和配组的方法为:
对于放电终止电压v>9.6V,时间不短于30min的剩余电池根据放电终止时相同电压单项参数进行电池配组;
对于放电终止电压v<9.6V,时间不短于30min的剩余电池根据放电时间和放电终止时相同电压两项参数进行电池匹配;
对于放电终止电压v<9.6V,时间短于30min的剩余电池,判定为不合格电池,送至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具有相同重量的电池极板是指在电池极板质量误差在-0.2%wt~0.2%wt之间可认定为是相同重量的电池极板,对所述电池极板的质量进行称重的精度为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4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