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4700.7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黄永相;周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B07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1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筛选 功能 红豆 种植 长效 释控肥造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包括切割分离箱、第一电机、分料板、造粒斗和漏板,所述切割分离箱的下方安装有造粒收纳箱,所述搅拌杆的下方分别安装有隔板和固定杆,所述分料板安装在承载板的下方,所述造粒斗位于造粒收纳箱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底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漏板固定在固定框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滤板。该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能够对下料速度进行调节,且便于进行同步调节,且能够保证物料的完全输送,能够对肥料粒进行筛分,有利于将肥料中的细小颗粒筛出,有利于释控肥的长期控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释控肥造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红豆草属于豆科植物,其根系长有根瘤,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一般不用施肥,但是科学研究表明,施用一定的氮肥和磷肥对红豆草的种植是有作用的,其能够有效的增加红豆草的产量,并能够提高红豆草的质量;
释控肥是根据在外侧进行包膜,达到控制养分释放的效果,能够使得肥料中的养分在土壤内通过两到三年的释放,始终保证红豆草得到充足的养分,能够有效的减少施肥的次数,且减少养分的流失,有利于提高废料的利用效率;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8097163 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提出一种化肥加工用造粒装置,所述造粒箱的顶端连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底端连接有收纳箱,所述粉碎箱和收纳箱之间设置有造粒板,使得混合浆液在通过圆环形造粒盘上的造粒孔进行挤压,通过刀片进行切割,通过设置输送通道进行物料的输送,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但其不能够对下料速度进行调节,且不便于进行同步调节,且通过输送通道对物料进行输送,不能够保证物料的完全输送,又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6732181 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农业肥料高效造粒装置,螺旋送料筒上侧设有破碎筒,在破碎筒内部右下侧设有主动破碎辊,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的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破碎锤,能够对塑料进行破碎后造粒,提高了造粒效果和效率,可有效对加热机筒内的熔融料进行超声探测,能为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且能够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但其不能够对肥料粒进行筛分,不利于将肥料中的细小颗粒筛出,不利于释控肥的长期控释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释控肥造粒装置不能够对下料速度进行调节,且不便于进行同步调节,且不能够保证物料的完全输送,不能够对肥料粒进行筛分,不利于将肥料中的细小颗粒筛出,不利于释控肥的长期控释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红豆草种植用长效释控肥造粒装置,包括切割分离箱、第一电机、分料板、造粒斗和漏板,所述切割分离箱的下方安装有造粒收纳箱,且造粒收纳箱的底端固定有配重底座,并且配重底座的底端面镶嵌安装有防倾吸盘,所述切割分离箱和造粒收纳箱的外侧均焊接固定有加固钢圈,且切割分离箱的左侧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切割分离箱的顶部中间位置,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辊,并且驱动辊的外侧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下方分别安装有隔板和固定杆,且隔板位于固定杆的下方,所述隔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内侧设置有钢珠,并且隔板的顶面边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连接有滚珠轴承,且滚珠轴承的外侧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隔板的边部下方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底端镶嵌安装在承载板的顶面,所述分料板安装在承载板的下方,且分料板的内侧安装有变速轴承;
所述造粒斗位于造粒收纳箱的顶部中间位置,且造粒斗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底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固定框的顶部固定有设置在造粒斗顶部外侧的紧密板,所述漏板固定在固定框的顶部外侧,且漏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的底部安装有承载座,且承载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滤板,且滤板的下方开设有第三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4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料湿法混合制粒机
- 下一篇:可改善成型效率的转鼓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