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遗传改造的工程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6264.7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谭华荣;李月;郑家珍;张集慧;田宇清;关晗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74 | 分类号: | C12N15/74;C12N1/21;C12N15/53;C12P19/52;C12R1/5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丽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霉素 生物 合成 基因 遗传 改造 工程 及其 应用 | ||
1.构建高产新霉素的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弗氏链霉菌的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导入野生型弗氏链霉菌中;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要导入野生型弗氏链霉菌中的弗氏链霉菌的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所述基因工程改造包括对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负调控基因neoI进行阻断;
其中所述基因工程改造还包括在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利用强启动子驱动关键酶编码基因neoE-neoD共转录单元的转录;
其中所述强启动子为PkasO*启动子;
其中所述基因工程改造的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野生型弗氏链霉菌为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的、保藏号为:CGMCC 4.576的弗氏链霉菌。
4.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构建的高产新霉素的弗氏链霉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产新霉素的弗氏链霉菌,其被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并且具有保藏号CGMCC NO.1651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产新霉素的弗氏链霉菌用于生产新霉素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62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