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鱼鳔胶制备耳机生物振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6425.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鱼鳔 制备 耳机 生物 方法 | ||
一种利用鱼鳔胶制备耳机生物振膜的方法,属于耳机振膜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耳机振膜易失真,声音细节清晰度差以及生物材料的耳机振膜种类有限,价格较高的问题,本方法通过制胶、砸胶、取胶汁、浓缩、成膜五个步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机振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天然生物材料-鱼鳔胶,制备耳机生物振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振膜是扬声器关健配件,它的好坏和一致性直接影响到扬声器的技术指标和成品率。振膜的主要作用是振动,影响振动动态表现的一个是弹性,另一个是惯性。刚度足的振膜,弹性表现呈线性,振动动态比较好,音频表现平衡,可以合理的还原和回放声音信号;而重量轻的振膜,运动惯性比较小,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部分表现较好。因此,振膜材料通常选择一类密度小,刚性好,阻尼适中的材料。目前市场上的振膜材料有天然纤维材料,如纸、蚕丝等,金属振膜、高分子合成纤维振膜,如聚酰胺、聚氨酯、液晶聚合物,及生物振膜等。不同材料的振膜各有特点,如高分子振膜成本低是亮点,但是刚性差、内阻小、容易失真;纸振膜容易驱动,对声音的还原度高,声音比较自然,但是音效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金属振膜刚性出色,声音清脆,音色准确,尤其是高频的细节非常丰富,但是,相对其他材料来说金属重量较大,对于单元的驱动并不是很容易。生物材料振膜通常重量轻、韧性好,耳机的瞬态、动态表现好,声音自然柔和很耐听。但是,目前市售的生物振膜种类有限,价格较高,开发新型及多样的生物振膜,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样的视听享受。
鱼鳔胶的使用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古人利用鱼鳔胶的高粘度粘合木头、家具,在一榫一卯之间,凝聚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鱼鳔胶的制作工艺已被熟知,然而其成膜性质一直未被利用,鱼鳔胶粘度很高,胶粘强度超过一般动物胶,因此,成膜后膜的强度高,弹性和韧性好。由于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明胶、黏多糖和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接近人体耳膜的成分,对声音的还原更接近人体耳膜。因此,用于做耳机振膜必将是不错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耳机振膜易失真,声音细节清晰度差以及生物材料的耳机振膜种类有限,价格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鱼鳔胶制备耳机生物振膜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鱼鳔胶制备耳机生物振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胶,将干燥后的鱼鳔放入水中浸泡15-24h后,粉碎至粒径为0.5cm以下,将粉碎后的鱼鳔加入水中,在100℃条件下,加热煮沸40-60min;
第二步,砸胶,将第一步中加热煮沸后的鱼鳔研磨至变成粘稠液体;
第三步,取胶汁,将第二步得到的粘稠液体通过纱布将胶汁挤出;
第四步,浓缩,将第三步得到的胶汁在100℃条件下,加入20-40min,得到浓缩后的胶汁;
第五步,成膜,将第四步浓缩后的胶汁注入模具,干燥后,即的耳机生物振膜。
第一步中,所述粉碎后的鱼鳔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150。
第三步中,所述纱布的孔径为100目。
第五步中,所述干燥温度为55℃或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耳机生物振膜成分与人体耳膜接近,具有与耳膜相近的声音还原特性。
2.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耳机生物振膜质量轻,密度为0.38g/cm3,杨氏模量为2.5GPa,声音自然柔和。
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白噪的频响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6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