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长宽比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减薄抛光模具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76473.1 申请日: 2018-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9396962B 公开(公告)日: 2020-11-24
发明(设计)人: 孙夺;杨波;于一榛;李雪;邵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B24B1/00 分类号: B24B1/00;B24B29/02
代理公司: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代理人: 郭英
地址: 20008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高长宽 红外 平面 探测器 抛光 模具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长宽比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减薄抛光模具及方法,模具包括:刻有凹槽的夹具基板、电极保护衬片、高度补偿垫片和芯片保护衬片。其使用方法为:将电极保护衬片粘贴于光敏芯片两侧的读出电路凸出部位;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和高度补偿垫片分别固定于夹具基板的中央和凹槽内;将芯片保护衬片固定于高度补偿垫片中央;在该结构下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进行减薄抛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解决高长宽比焦平面探测器在机械减薄过程中易碎裂的问题,可实现百微米量级的减薄;②能够精确控制减薄厚度,并保证减薄后探测器表面具有良好的平面度;③显著降低减薄过程中对探测器带来的物理损伤,避免因此所导致的探测器性能的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高长宽比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减薄抛光模具及方法,适用于长度15~40mm、长宽比2~6、厚度800~1400μm的包含读出电路、互连层和光敏芯片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减薄抛光,并能够实现对具有高长宽比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进行薄衬底、高精度、低损伤的减薄抛光。

背景技术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通常由红外光敏芯片、互连层和读出电路三部分组成,依据光敏芯片中光敏元的排列形式可分为线列和面阵两种结构,可分别用于扫描和凝视红外系统。红外焦平面的出现给红外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简化甚至取消了光机扫描系统;因光敏元数量的增加,系统的分辨率、灵敏度、响应速度、可靠性等性能指标得到大大提高。因此,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航天遥感、微光夜视、军事侦察、空间天文等领域有重要需求,并且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目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正朝着大规模、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对探测器进行适当的减薄,以减小探测器尺寸、降低重量和制冷功耗,从而满足更多方面应用的需求。

目前,针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常用减薄方法为机械研磨和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利用机械研磨作用和化学试剂腐蚀作用对探测器进行减薄。减薄过程中,需要使浸满抛光液的抛光盘保持一定的角速度进行转动,并使探测器夹具以同样的方向和固定角速度进行转动,所以在以适当压力将探测器压在抛光盘上的同时,待减薄面会得到抛光液的均匀覆盖,从而在抛光盘与探测器之间形成由研磨颗粒和化学试剂构成的抛光液薄膜。在探测器转动过程中,将同时发生机械研磨和化学氧化作用,从而实现探测器的减薄抛光。

但随着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规模的不断增大,其尺寸和长宽比也在逐渐增大,这就给减薄抛光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为了降低后续加工的操作难度以及拓宽应用范围,主要采用探测器模块的形式进行减薄,而传统工艺在对此类探测器减薄时,由于长宽比和规模的增大,难以保证探测器水平旋转且表面受力均匀,因此在机械旋转研磨过程中通常会引入较大物理损伤,同时难以对减薄厚度和抛光平面度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导致减薄后探测器的性能出现下降。因此,研究用于高长宽比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减薄抛光模具及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传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减薄抛光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本发明创新性的提出了用于高长宽比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减薄抛光模具及方法。

本发明是在传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减薄抛光工艺基础上进行结构和技术改进,首先增加了电极保护衬片,防止读出电路上的电极在减薄抛光过程中受损,影响其电学性能;其次采用高度补偿垫片和芯片保护衬片组合的方式实现减薄抛光过程中对光敏芯片的保护,以及对减薄厚度和减薄面平整度的精确控制,从而降低了减薄抛光工艺对光敏芯片性能的影响;再者在夹具基板上刻出凹槽,使高度补偿垫片能够嵌入其中,进一步增加减薄时衬片的稳定性,保证减薄工艺质量。

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它由夹具基板1、读出电路2、互连层3、光敏芯片4、电极保护衬片5、高度补偿垫片6和芯片保护衬片7组成。其中的读出电路2、互连层3和光敏芯片4通过在互连层3内注入低温胶进行固化,形成探测器整体,然后用光刻胶在光敏芯片4两侧的读出电路2凸出部位粘贴电极保护衬片5,再用石蜡分别将探测器和高度补偿垫片6固定在夹具基板1的中央和凹槽内,最后用石蜡将芯片保护衬片7固定于高度补偿垫片6的上表面中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6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