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屏体恒流源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6628.1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彬;石柱;吴海燕;张国辉;胡永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杨玉廷 |
地址: | 065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屏体恒流源 驱动 电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OLED屏体恒流源驱动电路。本技术方案能够对OLED屏体的短路情况进行区分,容许元件具备一定额度的阻值,当OLED屏体发生像素点短路故障时,由于每一像素点连接有熔断型防短路结构,OLED屏体电压变化不大,恒流源检测到容许元件与OLED像素串联之后的电压实测值大于预设电压值,能够维持恒流源驱动芯片的恒流输出状态;当OLED屏体发生其他非像素点短路故障时,OLED屏体两端的电压几乎为零,即使有容许元件的存在,恒流源驱动芯片检测到容许元件与OLED像素串联之后的电压实测值仍旧低于预设值,此时恒流源驱动芯片检测到负载短路情况,停止输出电流避免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技术领域
本公开具体涉及一种OLED屏体恒流源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OLED屏体驱动电路,多为恒流源驱动,一般采用恒流源驱动芯片实现。目前实际使用的恒流源驱动芯片沿用专为LED而设计的恒流源驱动芯片,鉴于LED的实际控制驱动较为简单,仅存在单纯的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当芯片检测到电路出现短路或断路时,驱动芯片停止电流的供应。
而对于OLED屏体来说,其结构及发光原理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具有熔断型短路防止结构的OLED屏体,如ZL201280005126.7中所公开的图7(a)和图7(b)结构所示。即使如此,当某一像素点出现短路的情况下,恒流驱动芯片会检测到短路故障而停止电流输出,防短路设计的OLED短路点会失去熔断“保险丝”的机会,将会导致OLED产品几乎永久失效,这也就为OLED屏体的恒流源驱动带来了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更加适应OLED屏体的恒流源驱动电路。
第一方面,一种OLED屏体恒流源驱动电路,包括:一直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源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之间串联有容许元件和OLED屏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OLED屏体包括熔断型防短路结构,每一像素点至少与一个熔断型防短路结构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OLED屏体发生像素点短路故障时,所述容许元件和OLED屏体的两端检测电压大于所述恒流源内预设电压;当OLED屏体发生其他短路故障时,所述容许元件和OLED屏体的两端检测电压小于所述恒流源内预设电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达到N个短路点时,V短+VR﹤VSC,其中:V短=R*I/N,恒流源输出中断。(其中:V短为发生N个短路点时OLED屏体两端电压;VR为容许元件两端电压;R为OLED屏体的阻值;VSC、I为恒流源芯片内预设电压和电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容许元件为电阻或齐纳二极管。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恒流源驱动芯片会检测OLED屏体两端的电压值,获得检测电压,并将该检测电压的实测值与预设电压进行比较,若检测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值,则保持持续恒流输出电流,保持OLED屏体处于持续点亮的状态;若检测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停止输出电流,OLED屏体失效。
但是,OLED屏体的短路情况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OLED屏体发生像素点短路故障;其二是:OLED屏体发生其他短路故障,当为第一种短路故障时,OLED屏体继续运行并无危险;当为第二种短路故障时,OLED屏体继续运行存在危险。
在目前的使用情况下,一旦OLED屏体发生任何一种短路情况,恒流源即停止输出电流,OLED屏体失效,没有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区分。
本技术方案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当OLED屏体发生像素点短路故障时,确保恒流源所检测到的检测电压的实测值大于所述预设值,维持恒流源保持电流输出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6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