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7641.9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歆;段善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除尘 功能 计算机 机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本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的外壁面设置有一防护罩,箱体上转动连接有一转轴,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分散位于防护罩内,转轴为具有气流通道的中空轴,机箱内还设置有一静电发射器,静电发射器包括一静电吸尘杆,静电吸尘杆插设在气流通道内,防护罩上开设有通气孔一,机箱上开设有与通气孔一对应的通气孔二,防护罩内壁与机箱外壁之间形成一防护腔,通气孔一连通防护腔与外界,通气孔二连通防护腔与机箱的内腔,气流通道连通机箱的内腔与防护腔,机箱内设置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之间通过一皮带相连。本发明具有能够自动集尘除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还可以使电脑系统更加稳定,减少短路的情况;此外,电脑机箱还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
而一般机箱内都会设有用于散热的风扇,风扇运转必然会导致空气流动,空气中的灰尘会随着空气流动进入机箱内,由于现有的机箱不具有除尘功能,因此长期使用的机箱内部会大量积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计算机不能运行,特别是大型的计算机机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灰尘收集,然后对其进行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本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的外壁面设置有一防护罩,所述箱体上转动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分散位于防护罩内,所述转轴为具有气流通道的中空轴,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一静电发射器,所述静电发射器包括一静电吸尘杆,所述静电吸尘杆插设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通气孔一,所述机箱上开设有与通气孔一对应的通气孔二,所述防护罩内壁与机箱外壁之间形成一防护腔,所述通气孔一连通防护腔与外界,所述通气孔二连通防护腔与机箱的内腔,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机箱的内腔与防护腔,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之间通过一皮带相连。
静电发生器:位于绝缘瓷瓶旁边,是由计算机主电源经过降压后的低压电路供电,通过DC/DC电路转化,将低压升压到500v~1000v的直流高压,并将这个开路电压输给静电吸尘杆,使得静电吸尘杆带电,开始吸附灰尘。而本计算机机箱为机房等大型的数据处理用的计算机,其机箱一般接地,静电发生器低压端就是箱体接地的零电位端,或者通过导线接至大地、墙面等零电阻物体的零电位端。
原理:静电发射器中静电吸尘杆由于携带高压静电,能够将箱体内的灰尘吸附在静电吸尘杆上,当电机运行时,散热风扇旋转,具有吸附箱体内气体的吸附力,箱体内侧的通气孔二所在的区域处形成负压,气流通道的内端也同样具有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吸附在静电吸尘杆上的灰尘能够被排出至防护罩内,同样在通过通气孔一的气流作用下,灰尘配排出至防护罩之外,从而实现灰尘的自动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中,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组沿气流通道纵向设置的刮条,所述刮条由若干尼龙材质的刷毛组成。
刮条的作用是对静电吸尘杆上的灰尘进行剥离,避免其粘着在静电吸尘杆上。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中,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处的转轴内壁上设置有负压涡轮。
为了增大气流通道内端的负压,在气流通道的出口处的转轴的内壁上设置有负压涡轮,该负压涡轮不仅仅能够提高通气气流,而且能够增大负压,使静电吸尘杆上的灰尘更加容易剥离。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中,所述气流通道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呈75°~85°之间的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7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