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329.1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增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从注塑装置输送过来的光缆通过第一冷却架冷却,第一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为60℃~70℃;2)通过换向轮将从第一冷却架出口输出的光缆通入设置在第一冷却架正上方的第二冷却架中,第二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为30℃~40℃;3)通过换向轮将从第二冷却架出口输出的光缆通入设置在第二冷却架正上方的第三冷却架中,第三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为10℃~20℃;4)光缆从第三冷却架出口输出,完成冷却操作。本发明通过设置三个呈现上下分布的冷却架以及控制对应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能够在提高了场地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冷却效率以及逐步冷却的效果,有效保证了光缆的冷却质量。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4月14日,申请号为201610235635.9,发明名称为“光缆制造工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工艺,具体涉及光缆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光缆制造时包括护套注塑工艺,光缆注塑完成后,需要对光缆进行冷却,现有生产线中冷却水槽呈一字形排布,占用空间过多。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约场地的多次冷却技术,通过两个滚轮使得光缆在输送途中两次反转输送方向,从而实现三次冷却,其中两次在同一个冷却架冷却,一次空中冷却。
虽然这种冷却方式提高了场地利用率,但是空气冷却效果差,且光缆在同一个冷却架冷却两次,这种冷却形式不能对光缆实现逐步冷却,导致护套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缆制造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提高场地利用率的同时,不能对光缆实现逐步冷却,导致护套质量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缆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从注塑装置输送过来的光缆通过第一冷却架冷却,第一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为60℃~70℃;
2)通过换向轮将从第一冷却架出口输出的光缆通入设置在第一冷却架正上方的第二冷却架中,第二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为30℃~40℃;
3)通过换向轮将从第二冷却架出口输出的光缆通入设置在第二冷却架正上方的第三冷却架中,第三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为10℃~20℃;
4)光缆从第三冷却架出口输出,完成冷却操作。
通过设置三个呈现上下分布的冷却架以及控制对应冷却架中冷却水的温度,能够在提高了场地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冷却效率以及逐步冷却的效果,有效保证了光缆的冷却质量。
可选的,所述步骤1)~步骤4)通过冷却装置进行操作,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基座;
三个冷却架,由下到上间隔布置,分别为第一冷却架、第二冷却架以及第三冷却架;
两个换向轮,安装在基座上,分别为第一换向轮以及第二换向轮,各换向轮均具有与光缆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换向轮设置在第一冷却架与第二冷却架之间,用于将从第一冷却架出来的光缆输入至第二冷却架中,所述第二换向轮设置在第二冷却架与第三冷却架之间,用于将从第二冷却架出来的光缆输入第三冷却架中;
两个冷却箱,分别与对应的换向轮配合,换向轮的中下部位于对应的冷却箱中,冷却箱具有供光缆穿入的出水口;
冷却喷头,设置在换向轮的周沿,用于向环形凹槽处喷射冷却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分纤箱
- 下一篇:一种海底除盐覆盖光缆敷设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