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碳烯烃裂解设备以及裂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425.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丛;张利军;李蔚;王国清;石莹;张兆斌;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2 | 分类号: | C07C11/02;C07C4/04;C10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裂解 设备 以及 方法 | ||
1.一种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对流段(2)、辐射段(5)、急冷锅炉(6)、分离塔(8)、以及减压装置(10),所述减压装置将所述对流段(2)、所述辐射段(5)、所述急冷锅炉(6)以及分离塔(8)的流经物料的管路处于负压状态,所述辐射段(5)包括炉膛、设置在所述炉膛内壁上的炉墙(11)以及设置在所述炉膛内部的至少一个管束(3),所述管束(3)包括以所述管束中心为中心排布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多个炉管(12),所述炉管内设置有强化传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3)包括4~20个所述炉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3)包括6~12个所述炉管(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距离所述管束中心的距离为350~1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距离所述管束中心的距离为400~1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为单程炉管或多程炉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炉管为单程炉管时,所述单程炉管为管径恒定的管或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管径逐渐变大的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程炉管为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管径逐渐变大的管时,
所述入口端的管口内径为25~6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程炉管为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管径逐渐变大的管时,
所述入口端的管口内径为35~45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程炉管为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管径逐渐变大的管时,
所述出口端的管口内径为35~7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程炉管为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管径逐渐变大的管时,
所述出口端的管口内径为45~65mm。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炉管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单程炉管的直径之比为1.2~3.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程炉管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单程炉管的直径之比为1.6~2.2。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炉管为多程炉管时,所述多程炉管为两程炉管、四程炉管或六程炉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炉管为多程炉管时,所述多程炉管为两程炉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程炉管包括多个辐射炉管,每个辐射炉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入口管、一个出口管以及连接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的连接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的内径与所述入口管的内径之比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2.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低碳烯烃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的内径为25~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4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木塑地板材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PVC木塑地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