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78440.0 申请日: 2018-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9374479B 公开(公告)日: 2021-03-30
发明(设计)人: 康健婷;郭俊庆;张晓雨;张润旭;汪李龙;李立功;尹博;康天合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13/00 分类号: G01N13/00;G01N13/02
代理公司: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代理人: 戎文华
地址: 030024 山西***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力学 测试 确定 条件下 固体 材料 表面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是通过恒温池升降按钮(2)和恒温池升降装置(4)调节恒温池(8)和溶液池(12)的高度;通过试样升降装置(5)和试样位移传感器(23)实现试样(16)和白金吊环(17)在测试溶液中的升降高度;通过恒温水浴调节器(7)调控并维持恒温水浴箱(6)中的介质温度,并由恒温池进液管(9)及其蠕动泵(11)向恒温池(8)输送恒温介质,由恒温池出液管(10)进行回流,通过连续循环恒温介质实现恒温池(8)和溶液池(12)内部温度恒定不变,实现对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测试;

上述方法是采用力学测试装置进行的,固体材料为煤样,将煤样切割后打磨成表面平整清洁的片状块体,按目标要求设计5种温度:20℃、40℃、60℃、80℃、90℃,按升温顺序测试,最终确定出煤样的表面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所述力学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恒温系统和测试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是在控制台(1)的前端面设置有恒温池升降按钮(2),上端面设置有恒温池升降装置(4),一侧通过试样位移数据传输线(18)、力传感器数据传输线(19)和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线(20)分别连接有试样位移传感器(23)、力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4);另一侧通过蠕动泵电线和控制台输出线(21)连接有蠕动泵(11)和计算机(22),实现对试样位移传感器(23)、力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4)和蠕动泵(11)的控制;

所述恒温系统是恒温池(8)通过恒温池升降装置(4)支撑于控制台(1)上,一侧通过恒温池进液管(9)和恒温池出液管(10)连通有恒温水浴箱(6),并在恒温水浴箱(6)上设置有恒温水浴调节器(7),在恒温池进液管(9)上安装有蠕动泵(11),实现对恒温池(8)的温度调控;

所述测试系统是在支撑架(3)的上端头并位于恒温池(8)的正上方依次吊设有试样升降装置(5)、试样位移传感器(23)、力传感器(15)及其试样(16)和白金吊环(17),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恒温系统,由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实现对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力学测定;

所述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具体方法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1)搭建力学测试装置并调试仪器

2)测试测试溶液的表面张力

a、选择测试溶液

设选择的测试溶液(13)为A;配制n种浓度的测试溶液(13),n≧3,分别记为C1,C2,...,Ci,...,Cn

b、设计测试温度

按目标要求设计m种测试温度,m≧3,分别记为T1,T2,...,Tj,...,Tm,按升温或降温顺序测试;

c、设置相关参数

设置相关参数是白金吊环尺寸、最大浸没深度、升降速度、循环次数,以及轻相-空气和重相-液体的密度和粘度;

d、测试过程

测试T1温度下C1浓度的A溶液的表面张力:

①配制C1浓度的A溶液,量取100mL溶液置于溶液池(12),并将溶液池(12)置于恒温池(8),调节恒温水浴箱(6)的介质温度,打开蠕动泵(11)循环介质,使测试溶液(13)的温度为T1,并保持恒定;

②用酒精喷灯煅烧白金吊环(17),清洁其表面,将白金吊环(17)悬挂于力传感器(15)下的吊钩上,按恒温池升降按钮(2)通过恒温池升降装置(4)调节恒温池(8)的高度,使白金吊环(17)位于测试溶液(13)的液面,将力传感器(15)的受力归0;

③控制白金吊环(17)匀速下降,使其缓慢进入测试溶液(13)到预设浸没深度后,再将其匀速升起至测试溶液(13)液面,此时白金吊环(17)将测试溶液(13)拉起一层液膜,在液膜将破未破时力传感器(15)测到的力达到最大值Fl1,循环此过程k次,取k次循环中测到的力最大值Fl1,Fl2,...,Flk的平均值为;

④根据下式(1)计算T1温度下C1浓度A溶液的表面张力为:

(1)

式中,为测试溶液(13)的表面张力,mN·m-1;为k次循环中力传感器(15)最大力的平均值,mN;R为白金吊环(17)的半径,m;f为修正系数,与白金吊环(17)的金属丝半径r、吊环半径R的大小和吊环材质有关;

⑤循环上述①-④,完成T1温度下C2,C3,...,Ci,...,Cn浓度A溶液表面张力的测试和T2,T3,...,Tj,...,Tm温度下C1,C2,...,Ci,...,Cn浓度A溶液表面张力的测试,分别记为,i=1,2,3,...,n;j=1,2,3,...,m;

3)测试固体试样的单位周长润湿力

a、确定测试溶液的浓度和温度

采用步骤2)中已测定表面张力的C1,C2,...,Ci,...,Cn浓度的A种溶液,按浓度要求配制溶液;采用步骤2)中已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温度,即T1,T2,...,Tj,...,Tm,按升温或降温顺序测试;

b、准备试样

将待测固体材料切割并打磨成长10-25mm、宽5-15mm、厚3-8mm的表面平整清洁的块体试样或直径5-15mm、高10-25mm的圆柱体试样,测试并记录其特征尺寸,再将其置于105-11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并称重记录;

c、设置相关参数

设置试样尺寸、最大浸没深度、升降速度、循环次数,以及测试温度下测试溶液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参数;

d、测试过程

测试T1温度C1浓度溶液条件下一固体试样单位周长润湿力:

①量取100mL浓度为C1的A测试溶液,将其倒入溶液池(12),并将溶液池(12)置于恒温池(8),调节恒温水浴箱(6)的介质温度,打开蠕动泵(11),进行恒温介质循环,使测试溶液(13)的温度为T1,并保持不变;

②将准备好的待测试样(16)悬挂于力传感器(15)下的吊钩上,按恒温池升降按钮(2)通过恒温池升降装置(4)调节恒温池(8)的高度,使试样(16)位于测试溶液(13)液面,将力传感器(15)的受力归0;

③控制试样(16)匀速下降,使其缓慢进入测试溶液(13),当试样(16)达到预设浸没深度时,再将其匀速升起至测试溶液(13)的表面,自动记录试样升降过程中力传感器(15)测得的力Ft

④在试样降升过程中,力传感器(15)测得的力Ft由试样润湿力FW、试样重力FG、溶液对试样的浮力Fb组成,即

(2)

式中,P为测试溶液(13)在试样表面的浸润周长,m;为测试溶液(13)的表面张力,mN·m-1θD为试样(16)与测试溶液(13)的表面动态接触角,°;为试样(16)进入测试溶液(13)中所受的浮力,mN;h为试样浸没深度,mm;mg为试样(16)的重力,mN;

将式(2)两边同除以试样(16)的周长P,得到试样(16)单位周长受力为:

(3)

同时,得到随试样浸没深度h的变化曲线,消除浮力Fb的影响,得到试样(16)的单位周长润湿力为:

(4)

即是-h关系曲线的直线段延长与试样浸没深度h=0的截距,对于煤与岩石低能物质采用试样下降过程计算单位周长润湿力,而高能物质采用上升过程计算单位周长润湿力;

⑤循环上述①-④,完成T1温度C2,C3,...,Ci,...,Cn浓度A溶液条件下试样单位周长润湿力的测试和T2,T3,...,Tj,...,Tm温度C1,C2,...,Ci,...,Cn浓度A溶液条件下试样单位周长润湿力的测试,分别记为,i=1,2,3,...,n;j=1,2,3,...,m;

4)计算固体试样与测试溶液间的动态接触角

根据式(4)和测试结果和,i=1,2,3,...,n;j=1,2,3,...,m;计算出在不同温度和浓度溶液条件下固体试样与测试溶液表面动态接触角,i=1,2,3,...,n;j= 1,2,3,...,m;

5)确定固体试样表面能

确定T1温度下试样的表面能:

根据Zisman原理,作T1温度下图,与符合线性关系,将直线外延至,其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试样(16)在T1温度下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在数值上与试样(16)在T1温度下的表面能相等;

重复上述过程,获得固体试样(16)在T2,T3,...,Tj,...,Tm温度条件下的表面能,与T1条件下的表面能一起,统一记为,j= 1,2,3,...,m;

6)确定固体试样表面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作曲线图,图中曲线为固体试样(16)的表面能随温度Tj的变化规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4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