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8474.X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谭卓华;黄炜岚;谭晓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4;A61L26/00;A61K8/86;A61K8/0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1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可逆性 智能水凝胶 聚合物 醚氧键 称取 制备 合成 功能性添加剂 制备技术领域 反向温敏性 生物相容性 固体形态 加热搅拌 搅拌溶解 去离子水 日用领域 生物医学 温度刺激 药物载体 智能响应 保湿剂 冰水浴 缓释性 极低温 杀菌剂 水凝胶 增稠剂 增溶剂 转换 溶剂 放入 固液 互变 应用 冷却 美容 溶解 | ||
1.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一种合成的含醚氧键聚合物5~30%、溶剂3~10%、保湿剂3~15%、增溶剂5~10%、增稠剂0. 3~2%、功能性添加剂1~2%、杀菌防腐剂0. 3~1%、疗效物1~2%、去离子水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合成的含醚氧键聚合物分子量为1000~20000,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1~40,w/v 2.5%水溶液的pH=5~8,具有良好反向温敏可逆性、生物相容性和缓释性可控的可用于药用的高分子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疗效物为中药提取液、植物提取液、生化提取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透明质酸、壳聚糖、羧化壳聚糖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吐温、司盘、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卡波菲、卡波姆、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添加剂为PEG/PPG-17/6共聚物、甘油、四氢胡椒碱、环己六醇、N-正烷基苯并异噻酮唑酮、异山梨醇二甲醚、月桂氮酮、益智仁油、桉叶油、当归挥发油、丁香挥发油、肉桂提取物、萜烯、薄荷醇、薄荷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体。
9.根据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溶剂、保湿剂、增溶剂、增稠剂、功能性添加剂、杀菌防腐剂、去离子水,加热40~90℃,以100~800转/ 分的转速,搅拌5~30min,至完全溶解并自然冷却后,放入冰水浴中,按比例缓慢倒入一种合成的含醚氧键聚合物,1~20分钟倒入完毕;同时以300~800转/分冷却搅拌,制成均匀溶液;
(2)静置后,按比例称取疗效性材料继续加入,搅拌均匀,得到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
10.根据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反向温敏性、生物相容性和缓释性,通过调节一种合成的含醚氧键聚合物组分的变化,设定所需液态温度数、形成固体形态温度数:在-15~4℃极低温下为液态,在应用温度上升到12~70℃形成水凝胶;这种状态的变化超温度可在固液两相间互变,当温度降低后又转变成溶液,可反复使用;实现对温度刺激的智能响应。
11. 根据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超温度变化的可逆性液态-凝胶转换反向智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该水凝胶是一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不同的疗效物,达到不同功能效果的一种透明、弹性、透皮效果好、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附着在皮肤表面的超温度的反向温敏智能水凝胶,可应用于药物载体、生物医学、美容、保健、日用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4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