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混合氮源下组培苗同化铵盐份额及培养基中铵盐最适浓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636.X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沿友;张开艳;吴沿胜;方蕾;邓智先;王世杰;刘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G06F17/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混合 氮源下组培苗 同化 铵盐 份额 培养基 浓度 方法 | ||
1.一种预测混合氮源下组培苗同化铵盐份额及培养基中铵盐最适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将待测组培苗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激素比例使其处于增殖阶段,形成无根的组培苗;
第二,通过测定用于配置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硝酸盐的稳定氮同位素比值,筛选出稳定氮同位素值差值大于10‰的两种硝酸盐,其稳定氮同位素值分别为δ15N01和δ15N02;分别将这两种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配置为待考察的硝酸盐浓度的培养基;
第三,取带有1个单芽的待测组培苗分别培养在上述稳定氮同位素值不同的两种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
第四,组培苗经过5周培养后,分别测定上述两种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下的组培苗叶片的稳定氮同位素值,其叶片稳定氮同位素值分别记为δ15NN1和δ15NN2;
第五,通过测定用于配置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铵盐的稳定氮同位素比值δ15NA,选出其稳定氮同位素比值δ15NA与δ15N01和δ15N02均大于10‰的铵盐;
第六,将稳定氮同位素值为δ15N01和δ15N02的硝酸盐分别与上述铵盐配置成待考察的硝酸盐浓度下、不同铵盐浓度的两组混合氮源培养基;
第七,同样,将带有1个单芽的待测组培苗,分别同时培养在上述两组混合氮源培养基上;
第八,同样,待组培苗培养5周后,测定在上述两组混合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组培苗不同铵盐浓度下叶片稳定氮同位素值,铵盐与稳定氮同位素值为δ15N01的硝酸盐组成的混合氮源培养基培养的组培苗叶片稳定氮同位素值记为δ15NN1mix,铵盐与稳定氮同位素值为δ15N02的硝酸盐组成的混合氮源培养基培养下的组培苗叶片稳定氮同位素值记为δ15NN2mix;
第九,利用δ15NN1、δ15NN2以及同一铵盐浓度下的δ15NN1mix和δ15NN2mix,分别计算待考察的硝酸盐浓度下不同铵盐浓度的组培苗利用硝酸盐份额fb;
第十,依据待测硝酸盐浓度下不同铵盐浓度下组培苗利用硝酸盐的份额fb;计算待测硝酸盐浓度下不同铵盐浓度的组培苗铵盐利用份额fa;
第十一,以酶动力学的米氏方程建立不同铵盐浓度的组培苗铵盐利用份额fa随铵盐浓度变化的关系模型;这里的米氏方程的表达式为:这里的fa为不同铵盐浓度的组培苗铵盐利用份额,ca为培养基中铵盐浓度,fmax和Kf值为米氏方程的常数;
第十二,依据上述模型的fmax和Kf值,并将被考察的培养基中的铵盐浓度值作为ca代入求出被考察的培养基中组培苗同化铵盐份额;
第十三,依据上述模型的fmax和Kf值,并将fa=0.741代入求出培养基中的铵盐浓度值ca,此时的ca即为待测混合氮源下组培苗培养基中铵盐最适浓度;在第九步骤中,计算在待考察的硝酸盐浓度下某一特定铵盐浓度的培苗利用硝酸盐的份额fb的方法为:将δ15NN1、δ15NN2以及该铵盐浓度下的δ15NN1mix和δ15NN2mix代入方程:在第十步骤中,计算待考察硝酸盐浓度下某一特定铵盐浓度的组培苗铵盐利用份额fa的公式是:fa=1-fb;在第十一步骤中,将不同铵盐浓度ca与对应的铵盐浓度下的组培苗铵盐利用份额fa的数据,用米氏方程来拟合,获取待考察硝酸盐浓度下待测组培苗的米氏方程的常数fmax和Kf值;在第十三步骤中,将fa=0.741代入得到公式计算得出ca即为待测混合氮源下组培苗培养基中铵盐最适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6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植体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辣椒未成熟种子培养和种苗快速扩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