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8824.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五奎;刘强;林晓峰;陈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S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侨城北路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道 太阳能热 通风单元 通风装置 出风口 太阳能加热装置 加热 室内冷空气 空气加热 密封安装 室内空气 室内通风 受热膨胀 外接电源 箱体内部 压力减小 进风口 气压差 热空气 风扇 排风 通风 冷空气 节能 室内 空调 侧面 维修 环保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单元,通风单元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为通风道,箱体上具有分别位于通风道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单元还包括密封安装在箱体上且位于通风道侧面的对通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太阳能加热装置。本发明中太阳能加热装置对通风道内的空气加热,箱体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箱体内的热空气就会从出风口出去,此时箱体内的压力减小会与室内冷空气之间形成气压差,使得室内的冷空气就会进入箱体中被加热后从出风口出去,这样就形成了对室内空气的持续排风,从而实现室内通风降温的功能,该太阳能热通风装置无需外接电源,不需要后续的维修及维护,用其代替空调及风扇进行通风,更加环保,也更加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热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室内通风装置,通常采用空调或风扇进行通风,从而达到对室内建筑进行降温,换气,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但是由于空调及风扇均采用电能工作,因此使用地点必须具有通电条件或需要架设电线,因此这种通风方式非常依赖于电网,同时设备使用时工作时耗电量较大,并不经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通风装置,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太阳能热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为通风道,所述箱体上具有分别位于所述通风道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通风单元还包括密封安装在箱体上且位于所述通风道侧面的对所述通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太阳能加热装置。
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由集热板和透光的保护板组成,所述集热板和透光的保护板由里至外设于所述箱体上,且所述集热板与通风道内的空气接触。
所述箱体包括框体和盖板,所述框体具有两个开口端,所述盖板密封安装在所述框体的其中一个开口端上,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密封安装在所述框体的另外一个开口端上,所述框体、盖板和太阳能加热装置之间形成所述通风道,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框体上。
所述框体的另外一个开口端的内表面上密封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框体的另外一个开口端的端面上密封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保护板的边部设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间隙内,且保护板的边部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设有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采用海绵层。
所述框体的外表面上设有镀锌铁皮层。
所述通风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风单元依次由上至下设置;相邻两个通风单元之间,位于下方的一个通风单元的出风口与位于上方的一个通风单元的进风口连接。
位于最顶端的一个通风单元的出风口上设有防雨罩。
位于最顶端的一个通风单元的出风口上设有布条。
本发明中太阳能加热装置对通风道内的空气加热,箱体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箱体内的热空气就会从出风口出去,此时箱体内的压力减小会与室内冷空气之间形成气压差,使得室内的冷空气就会进入箱体中被加热后从出风口出去,这样就形成了对室内空气的持续排风,从而实现室内通风降温的功能,该太阳能热通风装置无需外接电源,不需要后续的维修及维护,用其代替空调及风扇进行通风,更加环保,也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风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太阳能热通风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