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磨电主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8916.0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华;肖铁忠;陈昌海;雷刚;陈亮;施芸;郭欣;韩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兴雯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主轴 打磨 浮动控制机构 打磨工件 连接支架 浮动 切削 过载 发热 驱动 | ||
1.一种打磨电主轴装置,包括电主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装置还包括浮动控制机构和连接支架,所述电主轴本体通过所述浮动控制机构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驱动浮动控制机构,能够使所述电主轴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支架上、下浮动;所述浮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密封座、密封圈和隔离密封圈,所述第一筒体为中空结构,固定套设在所述电主轴本体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筒体为中空结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密封座和密封圈对应支撑、并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壁上,使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二筒体两端端部的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密封圈一起围成密封的环形密封腔体;所述环形密封腔体通过隔离密封圈分隔成独立密封的第一环形密封腔和该第一环形密封腔下方的第二环形密封腔,所述隔离密封圈的内环一侧与所述环形密封腔体内的所述第一筒体外部固定连接,外环一侧滑动抵接在所述环形密封腔体内的第二筒体内周壁上,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密封腔、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腔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气孔、第二气孔,该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分别对应与恒压阀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壁上;通过恒压调节第一环形密封腔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腔的压力值,能够使所述第一筒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上、下浮动,从而带动电主轴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同步上、下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磨电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主要由上环形安装板和该上环形安装板下方的下环形安装板组成,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环形安装板、下环形安装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上装配孔、下装配孔,所述打磨电主轴装置置于所述上环形安装板的上装配孔和所述下环形安装板的下装配孔内,以使所述上环形安装板的上装配孔和所述下环形安装板的下装配孔均围在、位于整个电主轴装置的外部;所述导向结构主要由轴承座、直线轴承、导向杆组成,所述第一筒体通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直线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设在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方向布置的所述导向杆上,使所述直线轴承能够在所述导向杆的杆身上往复滑动,并且该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上环形安装板、下环形安装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磨电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三对,以所述电主轴本体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磨电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环形安装板一体成型。
5.一种打磨电主轴装置,包括电主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装置还包括浮动控制机构和连接支架,所述电主轴本体通过所述浮动控制机构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驱动浮动控制机构,能够使所述电主轴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支架上、下浮动,所述浮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环形活塞和第二环形活塞,所述第一筒体为中空结构,固定套设在所述电主轴本体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筒体外壁上形成有两个周向环绕的环形腔体,一个是第一环形腔体,另一个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腔体下方的第二环形腔体;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腔体上方的部分通过导向结构与所述连接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筒体为中空结构,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环形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环形腔体内滑动配合的第一环形活塞固定连接,使位于第一环形活塞上方所在的第一环形腔体内形成一个密封的第一环形密封腔,该第一环形密封腔上开设有第一气孔,该第一气孔与一个恒压阀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环形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体内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活塞固定连接,使位于第二环形活塞下方所在的第二环形腔体内形成一个密封的第二环形密封腔,该第二环形密封腔上开设有第二气孔,该第二气孔分别与另外一个恒压阀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壁上;通过恒压调节第一环形密封腔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腔的压力值,能够使所述第一环形腔体和第二环形腔体的整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上、下浮动,从而带动电主轴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同步上、下浮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9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动平衡环的刀盘构件
- 下一篇:金刚石磨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