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下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917.5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言;王孝刚;付先惠;张国东;董海峰;熊昕东;乔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17/00;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裸眼 分段 管柱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下井装置,包括芯管、旋转驱动环和旋转外套;芯管轴向连接在压裂管柱上,芯管的外周开设有一段驱动螺纹;旋转驱动环的轴向长度小于芯管上的驱动螺纹段高度,旋转驱动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匹配于芯管上的驱动螺纹的螺纹结构,旋转驱动环以螺纹结构连接在芯管的驱动螺纹段上,旋转驱动环在芯管的直线位移动作中产生周向旋转;旋转外套的外周开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槽,旋转外套活动套装在芯管的外周、且与芯管上的驱动螺纹段位置相对应,使得旋转驱动环处在旋转外套与芯管之间,旋转外套上设置有与旋转驱动环相啮合的掣动结构,啮合在一起的旋转驱动环驱动旋转外套产生周向旋转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平井的裸眼分段压裂管柱在下井时用的辅导(即辅助)装置(或工具)。
背景技术
裸眼分段完井技术虽然在低渗油气藏的开发中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优势,但由于裸眼井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缩颈及掉块现象,而使水平井预置压裂管柱的下井遇阻技术问题比较突出,一旦在压裂管柱的下井过程中发生中途遇阻,则处理手段极其有限,将会造成压裂管柱不能正常下入到位,从而丢失产层以及其它井控风险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对于水平井的裸眼分段压裂管柱的下井,主要是通过如下三类下井辅助工具来降低套管下井的技术难度,以提高通过能力。
其一为带滚珠的扶正器工具,其依靠扶正器上的滚珠滚动摩擦而降低压裂管柱在下井过程中的摩阻,此技术虽然对压裂管柱具有扶正作用,但其在裸眼井壁中适应性较差,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
其二为涡轮辅助工具,其通过进、出口的节流压差而驱动钻头旋转,此技术只能安放在套管的末端,对压裂管柱没有扶正作用,且由于压差驱动方式的旋转极易导致完井压裂管柱的封隔器发生意外座封,具有次生风险,因此不适用于裸眼封隔器分段完井。
其三为螺杆辅助工具,其与涡轮辅助工具类似,亦是通过进、出口的节流压差而驱动钻头旋转,只能安放在套管的末端,对压裂管柱没有扶正作用,且由于压差驱动方式的旋转极易导致完井压裂管柱的封隔器意外座封,具有次生风险,因此不适用于裸眼封隔器分段完井。
综合来说,目前专门用于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的辅助下井工具,尚处于技术空白状态,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工况需求、以及常规打捞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且可靠、兼具扶正与磨铣井壁功能的辅导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入井的下井辅助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水平井裸眼分段完井技术的特殊性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且可靠、兼具扶正与磨铣井壁功能的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下井装置。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下井装置,所述下井装置用作辅导裸眼分段压裂管柱在水平井中的下放,所述下井装置包括:
-芯管,所述芯管轴向连接在所述压裂管柱上,所述芯管的外周开设有一段驱动螺纹;
-旋转驱动环,所述旋转驱动环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芯管上的驱动螺纹段高度,所述旋转驱动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匹配于所述芯管上的驱动螺纹的螺纹结构,所述旋转驱动环以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芯管的驱动螺纹段上,所述旋转驱动环在所述芯管的直线位移动作中产生周向旋转;
-旋转外套,所述旋转外套的外周开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槽,所述旋转外套活动套装在所述芯管的外周、且与所述芯管上的驱动螺纹段位置相对应,使得所述旋转驱动环处在所述旋转外套与所述芯管之间,所述旋转外套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驱动环相啮合的掣动结构,啮合在一起的所述旋转驱动环驱动所述旋转外套产生周向旋转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