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螺母铆接性能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9180.9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尤佳佳;郝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F16B3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螺母 弧形翻边 铆接零件 铆接螺母 预冲孔 翻边工序 上模冲头 完成零件 向下弯曲 翻边 预冲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螺母铆接性能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铆接零件(1)上预冲一预冲孔(11),在该预冲孔(11)周边通过翻边工序进行翻边,形成向下弯曲的弧形翻边(12);(2)将待铆接零件(1)从所述弧形翻边(12)处套入铆接螺母内,定位后通过上模冲头往下运动完成零件与铆接螺母之间的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效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装配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螺母铆接性能的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轿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广大老百姓的家中,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了满足轿车的旺盛需求,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不断扩大轿车的生产产量,持续推出各种轿车品牌,汽车产量呈井喷式发展,就要求汽车生产各节段必须快速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满足大批量生产,各汽车厂商采用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汽车轻量化是实现降低油耗的有效方式,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使用铝合金材料替代钢材是较为常见并且成本增加不多的实施手段,在汽车玻璃升降器上已经开始使用。铝材导轨在车门上的固定一般是通过栓接,紧固螺钉或螺栓与导轨的连接一般使用铆接方式。现有的压铆工艺是在零件上预充一个大圆孔,然后把零件从此圆孔套入铆接螺母内,定位好之后上模冲头往下运动完成零件与螺母之间的铆接,此种工艺适合料厚较小(厚度小于2mm)的产品;对于厚度大于2mm的产品无法通过上述结构进行铆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效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的改善螺母铆接性能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善螺母铆接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待铆接零件上预冲一预冲孔,在该预冲孔周边通过翻边工序进行翻边,形成向下弯曲的弧形翻边;
2)将待铆接零件从所述弧形翻边处套入铆接螺母内,定位后通过上模冲头往下运动完成零件与铆接螺母之间的铆接。
步骤1)所述的预冲和翻边工序为常规的模压预冲孔工艺和翻边工序。
步骤2)所述的铆接是通过常规的铆接模压工具进行模压完成。
所述的铆接螺母包括螺母本体以及螺母本体上设置的凸起部,该凸起部上设有插槽,所述的待铆接零件上的弧形翻边插入所述插槽中,冲压铆接。
所述的插槽的一侧沿螺母本体垂直向下,另一侧呈圆弧状。
所述的插槽的深度为5~10mm,底部宽2~3mm,顶部宽5~8mm。
所述的弧形翻边为预冲孔边缘8~15mm处向下冲压形成的弧形翻边。
所述的预冲孔的孔径与所述的螺母本体外径相匹配,所述的螺母本体内设有螺栓孔。
所述的螺母本体上端在冲压后压紧所述翻边,形成顶部成碗状结构的螺栓孔结构。
所述的凸起部为螺母本体侧面向外凸起的圆环状凸起块,凸起部的外径为螺母本体外径的1.2~2倍,凸起部的顶部到螺母本体顶部的距离为5~10mm。
待铆接零件的厚度为2mm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增加零件与螺母结合处的金属材料,减小铆接间隙,二者结合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9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模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铆接自制平台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