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厌氧处理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9362.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代杰;胡东辉;刘鹏宇;李兴刚;陈舟舟;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101/38;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依替米星 生产废水 水解酸化池 流出液 厌氧反应器 厌氧处理 中间水箱 第一级 废水 多级厌氧反应器 厌氧生物法处理 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方案要点 多级反应器 处理效率 回流液流 水解酸化 耦合 串联式 出水 酸化 塔顶 厌氧 抗生素 流出 残留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厌氧处理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处理效率的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中进行酸化;步骤2.水解酸化池的流出液进入第一级厌氧反应器;步骤3.第一级厌氧反应器流出液溢流入中间水箱,调节PH值;步骤4.中间水箱流出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流入多级厌氧反应器,多级反应器塔顶的溢流出水为最终出水;第二部分作为回流液流回水解酸化池与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混合重复步骤1‑4的操作。本发明通过采用水解酸化耦合串联式厌氧回流工艺,对硫酸依替米星废水进行厌氧生物法处理,从而大幅降低废水中的COD和残留抗生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厌氧处理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酸依替米星是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由庆大霉素C1a进行化学合成后获得,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合成废水,该废水中残留部分庆大霉素C1a,而庆大霉素C1a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如果将该高浓度废水直接进行厌氧处理,往往COD去除效果较差,导致出水COD偏高。同时,由于化学合成废水中营养物质较为匮乏,生物处理法对化学合成类废水的处理效率通常较低。
中国专利CN 104986853A一种处理螺旋霉素发酵废水的方法中报道了针对螺旋霉素发酵废水的多级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了预处理厌氧污泥、控制多级厌氧反应器中的pH和污泥浓度,来提高螺旋霉素发酵废水的处理效果,但是该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废水中营养元素的缺乏导致厌氧处理效果的降低的问题,当处理对象是化学合成废水时,化学合成废水中营养元素较之CN 104986853A专利报道的发酵废水更为缺乏,处理难度更大;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能够耐受高浓度硫酸依替米星合成废水、并对水中残留抗生素具有去除能力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水解酸化耦合串联式厌氧回流工艺,对硫酸依替米星废水进行厌氧生物法处理,从而大幅降低废水中的COD和残留抗生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级厌氧处理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1中进行酸化;
步骤2.水解酸化池1的流出液进入第一级厌氧反应器2;
步骤3.第一级厌氧反应器2流出液溢流入中间水箱3,调节PH值;
步骤4.中间水箱流出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流入多级厌氧反应器4,多级厌氧反应器4塔顶的溢流出水为最终出水;第二部分作为回流液流回水解酸化池1与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均匀混合重复步骤1-4的操作。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废水每小时的进水流量为水解酸化池1容积的1/8-1/5。若流量过大,则过多的抗生素会抑制的生长,若流量过小,则影响水解酸化池内降解有机物的细菌的快速繁殖。
进一步的,步骤1中,控制水解酸化池1内氧化还原电位为-180-60mV,控制水解酸化池1内pH为6.3-6.8。这个酸碱范围可使水解酸化池内降解有机物的细菌处于最适生长pH环境。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第一级厌氧反应器2的每小时的进水流量是第一级厌氧反应器2有效体积的1/25。若流量过大,则过多的抗生素会抑制的生长,若流量过小,则影响水解酸化池内降解有机物的细菌的快速繁殖。
进一步的,步骤3中,通过投入NaOH控制中间水箱3的PH值为9.0-9.5。
进一步的,步骤4中间水箱3的出水,第一部分出水每小时的流量是回流液每小时的流量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9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