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9757.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霍俊伟;张妍;刘佩;谢佳璇;朱冠冰;秦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0;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忍冬 染色体 细胞分裂 观察 预处理 卡诺固定液 染色体分散 染色体观察 石炭酸品红 细胞染色体 常规压片 拍片观察 亲缘关系 取材时期 种质资源 植株 细胞学 有效地 分辨率 花粉 染色 根尖 解离 盐酸 种群 育种 细胞 研究 | ||
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野生蓝果忍冬植株的根尖或者花粉,4℃低温下进行预处理后利用卡诺固定液进行固定,用盐酸解离,石炭酸品红染色,常规压片。这种对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观察的方法,取材时期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分裂较多,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染色体分散效果好,分辨率高,拍片观察效果好。可以有效地揭示蓝果忍冬部分种群的染色体数目,为以后蓝果忍冬的育种工作以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种学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
背景技术
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别称蓝靛果、黑瞎子果、羊奶子等。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忍冬科、忍冬属。蓝果忍冬原是一种野生浆果类植物,果实营养丰富,适合鲜食以及加工成果汁、果酒、饮料、果酱、罐头等,也是加工天然食用色素的极好原料。除此之外,它还很早就被用在民间医疗上,其果实中含有的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病、降血压等,具有消炎、抗病毒,甚至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因此,在医学上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对其开展了引种驯化、品种选育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在俄罗斯及前独联体的一些国家很受重视,成为继黑穗醋栗、醋栗、树莓、沙棘等之后的又一新兴的小浆果树种,栽培比较普遍。目前国内外有关蓝靛果忍冬的研究报道并不多,并且大多数出自于俄罗斯。我国虽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但却鲜有研究报道。
关于蓝靛果染色体的研究,俄罗斯学者曾对156个不同地区野生种群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发现了有二倍体(2n=2x=18)和四倍体(2n=4x=36)两种倍性。国内目前却还没有蓝靛果忍冬染色体方面的研究报道。本发明以野生蓝果忍冬为试材观察其染色体,为创建一种野生蓝靛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揭示部分种群的染色体数目,为以后的育种工作以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探究野生蓝果忍冬的染色体数目情况,提供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分散效果好,分辨率高,拍片观察效果好,为揭示野生蓝果忍冬部分种群的染色体数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出野生蓝果忍冬果实里的种子,清洗后备用。另外,分别移植野生植株,定植到果树标本圃,选择晴好天气分别取样;
(2)取若干种子同湿细沙混匀,置于培养皿中,在22℃的温箱内培养,待根尖长至1~2cm时取出,洗净上面的沙土,分别进行预处理试验;
(3)选择健壮植株上即将开放的花蕾,用镊子挟取、装袋,尽快带回实验室,进行预处理试验;
(4)将预处理后的材料用卡诺固定液固定,在一定的固定时间内观察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经酒精浸洗,在4℃低温下保存;
(5)取出保存的试验材料,先经过50%的酒精浸洗过渡,再用蒸馏水清洗4~5次。用盐酸在水浴箱内解离一段时间;
(6)进行染色,用常规制片法压片;
(7)选择5个以上染色体分散较好的细胞计数,用奥林巴斯BH-2型显微镜拍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取样时间段为上午8∶00~8∶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蓝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预处理试验即:用0.002M的8-羟基喹啉和0.02%的秋水仙混合液处理2~4h后在4℃的冰箱内处理22~24h,直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9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