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立体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0129.X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作榜;张霞;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7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立体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液晶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立体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玻璃基板上涂布光阻材料溶液;去除光阻材料溶液中的溶剂,形成光阻层;在光阻层上涂布一层金属纳米线溶液;去除金属纳米线溶液中的溶剂,形成金属纳米线层,使得金属纳米线层锚定在光阻层的表面;图形化所述光阻层和所述金属纳米线层,形成多个柔性立体电极,所述柔性立体电极包含有金属纳米线层和光阻层。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制程简单,电极形状容易控制,且电极具有较好的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立体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蓝相液晶显示器(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BPLCD),由于其响应时间快、视角大以及无需配向等显著优点,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却受制于各类因素的阻碍,其中,蓝相液晶所需驱动电压较大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主流的方法就是构建立体电极,因为立体电极可以将电势分布到更深的液晶层,从而大大增加了电场的作用范围。
目前构建立体电极的主流方法主要集中在叠层法构建,利用叠层构建出的突起,然后再在突起上面镀上ITO(氧化铟锡)膜。
然而,叠层法构建立体电极的方法具有以下几点明显的缺点:1、制程复杂; 2、耗时长;3、电极形状难以控制,4、仍然使用ITO材料,柔韧性差,难以用于柔性电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立体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电极制程简单,电极形状容易控制,且电极具有较好的柔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立体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玻璃基板上涂布光阻材料溶液;
去除所述光阻材料溶液中的溶剂,形成光阻层;
在所述光阻层上涂布一层金属纳米线溶液;
去除所述金属纳米线溶液中的溶剂,形成金属纳米线层,使得金属纳米线层锚定在光阻层的表面;
图形化所述光阻层和所述金属纳米线层,形成多个柔性立体电极,所述柔性立体电极包含有金属纳米线层和光阻层。
优选地,通过真空干燥装置抽气以及前烘烤的方式去除所述光阻材料溶液中的溶剂以及所述金属纳米线溶液中的溶剂。
优选地,所述金属纳米线溶液为金纳米线溶液、银纳米线溶液、铜纳米线溶液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柔性立体电极的底部宽度范围为2~20微米,所述柔性立体电极的高度范围为1~10微米,相邻两个柔性立体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20微米。
优选地,所述光阻材料溶液包含有光阻、多官能基单体、起始剂,其中,光阻、多官能基单体、起始剂在所述光阻材料溶液中的质量占比范围依次分别为:1~30%、1~20%、0.2~6%;
所述起始剂的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为270~380纳米。
优选地,所述多官能基单体包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羟基醇丙烯酸酯;
所述光阻材料溶液的溶剂为醇类、酯类、醚类等一种或至少两种混合的溶剂;
所述光阻材料溶液中的光阻为丙烯酸树酯。
优选地,所述光阻材料溶液还包含有助剂,所述助剂在所述光阻材料中的质量占比范围为0.01~2%;
所述助剂包含有附着助剂和流平助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立体电极,包括: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光阻层上的金属纳米线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电极单元、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