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线切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0201.9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哲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哲枭 |
主分类号: | A01K91/06 | 分类号: | A01K9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线 切换器 抗拉 一端连接 缠线轮 钓鱼器具 柱形卡槽 离合片 钓组 鱼钩 轮子 察觉 配件 | ||
子线切换器是钓鱼器具中的钓组配件,把子线设计成两部分,细子线和抗拉的粗子线,中鱼前使用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中鱼后切换为抗拉的粗子线。在细子线和抗拉的粗子线之间连接一个柱形卡槽,抗拉的粗子线另一端连接鱼钩,细子线另一端连接子线切换器。子线切换器包括大缠线轮、小缠线轮和两个轮子之间的离合片。子线切换器能把中鱼前使用的细子线中鱼后切换成粗子线,从而实现不会断子线跑鱼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钓鱼器具中的钓组配件,钓具中的钓组在不同的钓法中有不同的构件,一般大致可分为鱼线、鱼钩、八字环、铅坠、浮漂等,鱼线又分为主线和子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钓鱼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钓鱼方法,要配备不同的钓具和钓组,几乎每种钓组的鱼线都分为主线和子线,主线和子线用八字环连接,再用子线连接鱼钩,主线要比子线粗,钓大鱼主线要粗子线也要粗,钓小鱼主线细子线也要细。有一个矛盾,子线越长越细,越不容易被鱼察觉,越容易中鱼,但子线越长越细越容易被鱼拉断而跑鱼。有一个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子线回收器虽然解决了这一矛盾,但是子线回收器所设计的很多部件只能用金属制作,用三D打印机打印的塑料部件无法使用,因为很多钓鱼配件要做得非常细小,三D打印机打印的塑料零部件,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长度才能达到所需求的机械强度。本发明子线切换器就是一款能够全部用塑料材料用三D打印机打印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钓鱼时提高中鱼率,避免中鱼后因断子线跑鱼, 可以把子线设计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一部分为抗拉的粗子线,中鱼前使用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中鱼后切换为抗拉的粗子线。为了完成子线切换任务,在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和抗拉的粗子线之间连接一个柱形卡槽,抗拉的粗子线另一端连接鱼钩,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另一端连接子线切换器,子线切换器上连接主线。子线切换器包括能回收细子线、能同轴旋转的一个缠线轴直径大的大缠线轮和一个缠线轴直径小的小缠线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设计一个缠线轴直径大的大缠线轮和一个缠线轴直径小的小缠线轮,两个缠线轮都设有插轴的孔,以供缠线轮能在轴上转动,在大缠线轮的一侧以轴孔为中心,开一个长方形洞。设计一个长方形柱头,把这个长方形柱头以轴孔为中心装在小缠线轮一侧,长方形柱头的和缠线轮一个侧面平行的截面一定要是长方形,把小缠线轮的轴孔向外延伸贯穿这个长方形柱头,延伸的轴孔在长方形柱头的两个侧面形成两个圆圆心的距离是长方形柱头的高,这个长方形柱头的外形和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相似,长方形柱头的长和宽要比大缠线轮长方形洞的长和宽小0.3毫米,长方形柱头要能在长方形洞里插进和拔出。把两个缠线轮装在同一个轴上,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插入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设有离合片,离合片分上下两片,离合片对头的接触面设计成上离合片斜面和下离合片斜面,下离合片沿着上离合片的斜面向上滑动,滑动到两个离合片重叠摆放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时,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就从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拔出。在下离合片向上滑动之前,两个轮子只能同时转动, 在下离合片向上滑动到和上离合片重叠之后,两个轮子可以不受制约地自由转动。在两个离合片的中间分别留有上离合片过轴孔和下离合片过轴孔,用来避免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转动轴阻碍下离合片向上滑动或离合片影响缠线轮转动。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的高要小于两片离合片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于一片离合片单片的厚度,大缠线轮上的长方形洞的深度大于单片离合片的厚度。之所以小缠线轮上设计成长方形柱头,大缠线轮上设计成长方形洞,而不设计成正多边形,是因为三D打印的塑料材质的部件,比较软,正多边形容易打滑。
在上述部件的外面设计一个流线型的外壳,在大缠线轮的上方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大缠线轮过线孔,以确保主线能够正确地缠在大缠线轮上,在小缠线轮的下方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小缠线轮过线孔,以确保子线能够正确地缠在小缠线轮上,流线型外壳不装轴的两个侧面不封闭,要能露出两个轮子,以方便装线缠线。把上离合片的上部向上延伸出一个上离合片头部,这个离合片头部能够插入流线型的外壳里,这样上离合片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能错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哲枭,未经朱哲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