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跳限位器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0909.4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牧原伸征;畠山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BASF伊诺艾克聚氨酯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64;C08G18/42;C08G18/48;C08G18/36;C08G18/12;C08G101/00;F16F9/58;B29C44/02;B29C44/58;B29C44/6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跳 限位器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弹跳限位器及其生产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跳限位器,其具有高机械强度,当重复地接收重负载时针对疲劳断裂、沉降等的耐久性出色,并且易于生产,其中所述弹跳限位器包含从含有异氰酸酯组分和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组合物获得的聚氨酯泡沫,并且所述异氰酸酯组分含有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氨酯预聚物,所述氨酯预聚物从多元醇组分、含有具有活性氢基团的环状分子作为组成部分的聚轮烷和异氰酸酯获得。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7年10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97484号),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待安装在车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的弹跳限位器(bound stopper)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7中所示,在车用减震器70中,弹跳限位器75被安装在汽缸的活塞杆72上。数字标记71表示汽缸体,数字标记73表示弹簧。所述弹跳限位器75由模制成波纹管形状的弹性泡沫制成。当减震器70由于来自于路面的冲击和振动而扩张和收缩,并且汽缸体71和弹跳限位器75彼此碰撞时,弹跳限位器75被压缩变形,由此减轻了所述冲击。
由于与所述汽缸体的碰撞和由所述碰撞造成的压缩变形是重复的,因此要求弹跳限位器75的机械强度高,并且当重复地接收重负载时针对疲劳断裂、沉降(settling)等的耐久性出色。
按照惯例,作为针对高负载和高变形具有耐久性和沉降抗性并且实现成本降低的弹跳限位器,提出了由聚氨酯泡沫构成的弹跳限位器,所述聚氨酯泡沫如下形成:将具有聚酯多元醇作为多元醇组分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组分的氨酯原材料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在70℃或更高温度下加热进行初次硫化,然后将模制体从所述模具取出,并通过加热进行二次硫化,使得表层的密度(Da)和泡沫室直径(Ra)与核心部分的密度(Db)和泡沫室直径(Rb)满足特定等式和关系(JP-A-2015-183832)。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通过所述初次硫化和二次硫化,表层的密度(Da)和泡沫室直径(Ra)与核心部分的密度(Db)和泡沫室直径(Rb)必须满足特定的等式和关系,因此存在着反应控制困难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弹跳限位器并提供其生产方法,所述弹跳限位器具有高机械强度,当重复地接收重负载时针对疲劳断裂、沉降等的耐久性出色,并且易于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构造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弹跳限位器,其由聚氨酯泡沫制成并且待安装在车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所述弹跳限位器包含:
聚氨酯泡沫,其从含有异氰酸酯组分和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组合物获得,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组分含有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氨酯预聚物,所述氨酯预聚物从多元醇组分、含有具有活性氢基团的环状分子作为组成部分的聚轮烷以及异氰酸酯获得。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符合上述第一方面的弹跳限位器,其中在所述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氨酯预聚物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多元醇组分计,所述聚轮烷的量为0.1重量份至6.5重量份。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符合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弹跳限位器,其中所述聚氨酯泡沫具有0.3g/cm3至0.6g/cm3的密度。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用于获得弹跳限位器的方法,所述弹跳限位器由聚氨酯泡沫制成并且待安装在车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将多元醇组分与含有具有活性氢基团的环状分子作为组成部分的聚轮烷在熔融状态下混合,然后将所述混合物与异氰酸酯掺混,来制备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氨酯预聚物;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ASF伊诺艾克聚氨酯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BASF伊诺艾克聚氨酯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及避震器
- 下一篇:一种外置式动平衡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