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非开挖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0984.0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彭明雪;黄斌;吕云鹏;罗云;李曦宇;干红钢;叶斐;李岑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G01S13/89;E02D5/18;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单燕君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连续墙 非开挖检测 渗漏水 电磁波反射 探地雷达 数据处理和分析 检测技术领域 高频电磁波 地下水流 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 开挖检测 施工地点 岩土工程 振幅特征 短脉冲 宽频带 时频 送入 地质 | ||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非开挖检测方法。通过探地雷达,利用1MHz~1GHz的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在地面通过发射天线将信号送入地下连续墙施工地点处的地质,再由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反射信号,通过对电磁波反射信号的时频特征和振幅特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找出地下水流范围或富含水量区域,用以判断地下连续墙渗漏水位置。避免了传统开挖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探地雷达技术,提高了非开挖检测方法的精度,避免了季节和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非开挖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 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 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 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随着国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地铁工程建 设日趋增多,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特别是承压水地层深基坑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 受地质条件、施工过程控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承压水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接缝渗漏水的风险较 大。如:轨道交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地铁车站建设不断涌现,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往往采 用地下连续墙结合多道内支撑进行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 具有承重、挡土、截水、防渗等功能。但由于施工质量或水文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会使地下连续墙出现各种各样的抗渗质量问题,如常见的表面渗水、裂缝漏水或严重的漏水 涌砂等现象。
地下连续墙由于其自身特点,目前采用在基坑大面积开挖前检测,无法很好的监测在盖 挖工程或者有突涌隐患的深基坑中的连续墙状态;采用点击检测法或温度示踪法等方法检测, 由于检测方法的原理,检测精度差,易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一种精度较高的检测方法,用来检测连续墙渗漏水,同时还需要避免目前的 基坑大面积开发前的检测存在的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的发生。
一个公开号为CN104652496B、公开日为2016-05-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地下连 续墙接缝渗漏水的探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地连墙外侧距离地连墙接缝5-30cm的位置,施工袖阀管;
(2)从下向上分段用注浆机向袖阀管内的芯管注水,每段注水的控制时间为5-20分钟;
(3)注水的同时观察坑内降水井的水质变化,如果出现混浊,确定此时芯管位置,则 与注浆段相邻的地连墙接缝存在缺陷,即确定该位置的地连墙接缝范围内存在渗漏,提供接 缝渗漏数据以便确定下步加固措施。
该案是针对基坑地下连续墙接缝渗漏水的探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用广泛用于 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没有针对地下连续墙渗漏水非开挖的检测方法的问题、特 别是解决无法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或完成后检测地下连续墙渗透水的问题、也是解决传统非 开挖检测方法检测精度差,易受季节、环境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非开 挖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检测方法,更是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非 开挖检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非开挖检测方法,通过探地雷达,利用1MHz~1GHz的高频电 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在地面通过发射天线将信号送入地下连续墙施工地点处的地 质,再由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反射信号,通过对电磁波反射信号的时频特征和振幅特征的数 据处理和分析找出地下水流范围或富含水量区域,用以判断地下连续墙渗漏水位置。
优选的,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