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处理的天然气管道应变风险监测系统及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1263.1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9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麻宏强;贺斌贤;王利畏;银永明;陈维国;韩建平;商剑峰;刘德绪;龚金海;尚德彬;黄雪松;伍丹丹;王军;许继祥;张尧;吉俊毅;谢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F17D5/00;F17D5/0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处理 天然气 管道 应变 风险 监测 系统 预警 方法 | ||
1.基于云处理的天然气管道应变风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14)、数据传输模单元(15)、云计算分析平台单元(16)和数据处理响应单元(17),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14)与数据传输模单元(15)通过传输线路(6)连接;
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14)包括若干应变传感器(2),将应变传感器(2)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放置在天然气集输管道(5)外壁上;
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单元(15)包括数据采集仪(7)和无线传输模块(8);
所述的云计算分析平台单元(16)包括云计算平台(9);
所述的数据处理响应单元(17)包括管线管理者PC端或移动终端设备(13)和数据结果响应中心(12);
所述的应变传感器(2)数量为三个,分别为应变传感器A、应变传感器B和应变传感器C,三个应变传感器分布在天然气集输管道(5)外壁的正上方、正左侧、正右侧处;
在实测该三点轴向应变已知的前提下,天然气集输管道(5)横截面圆周上任何一点的轴向应变计算根据式(ⅰ):
(ⅰ)式中:
x,y——管道横截面圆周上任一点的坐标;
D——管道直径;
ε(x,y)——点(x,y)的轴向应变;
a,b,c——在A、B、C三个位置处应变传感器的轴向应变值;
数据采集单元(14)采集的应变传感器信号数据处理分析的计算方法如下式(ⅱ):
(ⅱ)式中:
ε——被测物体的应变量,με;
K——应变传感器的灵敏系数,με/Hz2;
fi——应变传感器实时测量值,Hz;
f0——应变传感器的初始值,Hz;
b——温度修正系数,με/℃;
Ti——应变传感器实时温度值,℃;
T0——应变传感器的初始温度值,℃;
应变传感器(2)在安装完成后连续3次以上稳定的测值可定为初始值f0,用公式(B)计算出来的结果为负值时,应变传感器(2)工作在压缩状态;反之,则应变传感器(2)工作在拉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2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