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导管的抑菌装置以及抑菌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1516.5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梅;韩文亮;贾一剑;林芳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振动元件 振幅放大 抑菌 抑菌装置 控制器 壳体 放大 医疗器械技术 细菌生物膜 传播距离 浮游细菌 横向贯穿 有效预防 第一端 电连接 侧壁 穿设 附着 内壁 通孔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管的抑菌装置以及抑菌导管。该装置包括控制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振动元件和振幅放大结构;壳体的侧壁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通孔,振幅放大结构的第一端用于抵设于导管、第二端与振动元件连接;控制器与振动元件电连接,振幅放大结构用于将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的振幅进行放大。本发明结构简单、抑菌效果好,通过在振动元件与导管之间设置振幅放大结构,就可利用振幅放大结构放大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的振幅,进而不仅导管自身的振幅会随之增大,而且振动的传播距离也会增大,从而浮游细菌便无法附着在导管的内壁上,进而就能从根源上有效预防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管的抑菌装置以及抑菌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需要借助体内留置医疗器械。例如,气管导管、动静脉导管、胃管、腹膜透析管、导尿管等医用导管。这些医用导管虽然解决了很多临床难题,但是由于需要长期滞留在人体内,因此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在初始阶段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而当其附着在特定物体表面后便会逐渐相互黏连并形成结构复杂的菌膜,进而引发顽固的、难以用一般抗生素清除的细菌生物膜感染。经研究发现,菌膜形成以后,通常需要增加成百上千倍剂量的抗生素药物才能达到抵抗游离细菌相同的效果。据统计,超过80%的细菌感染与菌膜有关,其中超过65%与长时间置留人体的医疗装置有关。可见,医用导管引发的细菌感染已经成为临床院内感染的重要问题,其不仅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而且还会导致病发率和病死率的上升。
目前,常用的导管抑菌方式主要包括在导管表面涂覆含有银离子或抗菌药物的涂层、光动力抗菌法或振动抗菌法。其中,含有银离子或抗菌药物涂层的导管受到药物释放速率的限制,不仅很难杀灭菌膜微菌,而且还可能导致患者银离子中毒。光动力抗菌法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光敏剂,以使光敏剂活化来杀灭病菌。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气管导管等光源可以到达的导管。振动抗菌法具有无损、非化学、低廉、便携等特征,可以深入人体组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导管振动装置存在非常大的振动衰减,振动传播距离很短,进而导致抑菌效果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导管振动装置的振动衰减过大、振动传播距离短、抑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管的抑菌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振动元件和振幅放大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导管的通孔,所述振幅放大结构的第一端用于抵设于所述导管、第二端与所述振动元件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元件电连接,所述振幅放大结构用于将所述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的振幅进行放大。
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控制器包括人机交互屏幕、数据存储匹配模块、控制模块、振荡器、调制器和放大器;所述人机交互屏幕通过所述数据存储匹配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振荡器和所述调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振荡器和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放大器与所述振动元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振幅放大结构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耦合垫片,所述第一耦合垫片朝向所述导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管的形状相适应的曲面。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低弹性模量衬垫,所述低弹性模量衬垫位于所述振动元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低弹性模量衬垫由泡沫板制成。
其中,所述振动元件为电陶瓷激振器或磁致伸缩激振器。
其中,所述振幅放大结构为回转体,所述振幅放大结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其第二端的横截面积,所述振幅放大结构的母线包括直线和/或函数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全方面治疗功能的失眠治疗仓
- 下一篇:鼻胆囊胆汁外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