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加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1854.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銮;陈华月;骆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14;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昕;南霆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加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加密设备,属于通信加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数据加密方法中,加密模式和至少两个加密引擎内的加密算法均可选,基于选择的加密模式,利用应用密钥对原始数据使用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运算,生成输出密文。本申请文件中,由于设置至少两个加密引擎,且两个加密引擎内的加密算法均可变化选择,从而解决由于加密算法单一而容易被破解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两个加密引擎可以独立并发执行加密算法,从而解决了因为加密算法复杂度提升而引起加密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加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数据加密算法有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即数据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SM4算法、RSA算法、HASH算法和SM2算法等,通常基于硬件电路实现这些算法,以达到预防冷启动攻击、恶意代码攻击、暴力破解攻击的目的。
然而,单一的加密算法很容易被非法个人或组织利用暴力破解、侧信道攻击等方式破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和加密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包括:
选择加密模式,并为至少两个加密引擎分别选择加密算法;
对原始密钥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分别运算,获得至少两组应用密钥;
基于所述加密模式,利用所述至少两组应用密钥对原始数据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进行运算,生成输出密文。
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所述选择加密模式,并为至少两个加密引擎分别选择加密算法中,包括:
基于随机数或手动设置数的模式数据,从模式库中选择加密模式,并从每个加密引擎的算法库中分别选择所述加密算法,其中,所述模式库中具有至少一种加密模式,每个算法库中具有至少一种加密算法。
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所述对原始密钥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分别运算,获得至少两组应用密钥中,包括:对原始密钥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分别运算,得到所述至少两组应用密钥,将所述至少两组应用密钥交叉应用或者择一应用,其中,应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第一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的密钥记为第一密钥,应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第二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的密钥记为第二密钥。
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所述模式库中至少包括以下加密模式之一:串联混合模式、并联混合模式或串并联混合模式;每个所述算法库中至少包括以下加密算法之一:DES算法、AES算法、SM4算法、RSA算法、HASH算法或SM2算法。
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加密模式,利用所述至少两组应用密钥对原始数据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进行运算,生成输出密文中,包括:
当所述加密模式为串联混合模式时,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原始数据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第一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生成串联中间密文;
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串联中间密文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加密引擎的第二加密引擎的加密算法,生成输出密文;
当所述加密模式为并联混合模式时,包括:
将所述原始数据分为至少两组子数据,所述子数据的组数等于所述加密引擎的个数;
将每一组所述应用密钥、每一个所述加密引擎的所述加密算法与每一组所述子数据一一对应,利用每一组所述应用密钥对每一组所述子数据使用对应的所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运算,生成至少两组中间密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