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扰流翅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2658.3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甫宜;项祥勇;何春玲;张丽芳;熊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斯瑞尔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2 | 分类号: | F28F1/3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王端英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破口 翅片本体 扰流翅片 冲制 产品单位 对称位置 公司产品 环形破口 均匀设置 客户要求 运输空间 热效率 成排 减小 均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扰流翅片,具有翅片本体,翅片本体上成排均匀设置有若干冷凝管管孔,每个冷凝管管孔周围均布有环形破口,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冷凝管管孔之间还冲制有矩形破口,在每个矩形破口的两侧对称位置处还各冲制有一个梯形破口;本发明产品单位体积内换热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小了产品的安装及运输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扰流翅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波纹翅片及破口片为连续片串管结构,翅片由模具冲制而成,根据产品的实际设计要求,在冲制时由模具切到所需的长度,冷却管穿入翅片已冲成的管孔中,翅片管孔与冷却管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从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和已有的换热器开发经验来看,要想提高换热器气侧的传热能力,扩大冷却介质侧的通道截面系数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从传热理论上可知在光管的表面增加肋片,能扩大与气体接触的光管外表面传热面积,相对于光管增强了冷却管外侧的传热能力,这一方法称为冷却管的肋化,肋化部分称肋片(也称翅片),肋片的传热能力决定了元件的换热能力,从传热理论可知:肋片的面积和肋片的传热效率共同决定了肋片的传热能力,现有的波纹翅片其周围开设有矩形破口和环形破口,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换热效率还能否有更大的提升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传统的换热器翅片做出改进,提供一种结构改进虽小,但是能够大大提升换热效率的新型扰流翅片。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新型扰流翅片,具有翅片本体,翅片本体上成排均匀设置有若干冷凝管管孔,每个冷凝管管孔周围均布有环形破口,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冷凝管管孔之间还冲制有矩形破口,在每个矩形破口的两侧对称位置处还各冲制有一个梯形破口。
本发明中所述梯形破口的上下底长度分别为12mm和6mm,梯形破口的高为5mm。
本发明中所述矩形破口两边冲制的倾斜角度为10°,矩形破口的长度为8mm,环形破口、矩形破口和梯形破口冲制的内腔深度为1mm。
本发明方案是根据已有元件的开发经验,新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扰流翅片,其冷却单元结构保留使用了矩形破口和环形破口,在原有破口的基础上增加二个梯形破口,在元件换热单元内进一步减小粘性流体边界层沿翅片表面的厚度,提高气侧的换热能力;同时可以加大冷却管直径,增加元件换热单元冷却介质的通道面积,使冷却介质在管内的流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新型扰流翅片与传统的波纹片相比性能指标如下:
换热性能指标测算:新元件的传热系数在常用的流量范围(迎风面)15kg/ (m2.s)—25kg/ (m2.s)内增加22%~45%;
经济性能指标:由于换热系数的提高,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的传热量下,传热面积会相应减小,翅片重量减少,材料成本得以节约,但由于冷却管管径的增大,冷却管的管材重量相应增加,这会增加冷却元件的成本,新元件在传热面积减少和冷却管增大的情形下,根据产品的测算,综合成本会减少5%-12%。
可靠性性能指标:新元件的制造工艺与过程控制与原有的相同,新元件的可靠性指标与寿命指标与原有的相同,不会出现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产品单位体积内换热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小了产品的安装及运输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断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斯瑞尔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大冶斯瑞尔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