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2853.6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寅;曹俊;廖梦娇;余卿;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压电陶瓷 弹性基片 质量块 触觉反馈装置 第二端部 固接 壳体内底面 第一端部 体内 冲击式 顶面 激振 压电 能量利用率 杠杆原理 面相接触 驱动信号 向上移动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振动幅度 振动响应 纵向伸长 缩回 回复力 内底面 壳体 反馈 | ||
1.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弹性基片、质量块和叠层压电陶瓷,叠层压电陶瓷固接在壳体内底面,弹性基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固接在壳体内,第二端部固接质量块,叠层压电陶瓷顶端与弹性基片底面相接触,叠层压电陶瓷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其能纵向伸长以推动弹性基片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质量块向上移动直至弹性基片第二端部或质量块撞击壳体内顶面,叠层压电陶瓷纵向缩回至初始状态时质量块在重力以及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撞击壳体内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片为L形,其短边段的端部为第一端部,其长边段的端部为第二端部,叠层压电陶瓷顶端与弹性基片之长边段的底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固接在弹性基片第二端部的底面且位于弹性基片下方,叠层压电陶瓷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其能纵向伸长以推动弹性基片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质量块向上移动直至弹性基片第二端部撞击壳体内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固接在弹性基片第二端部末端,质量块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壳体内顶面和内底面相对应,叠层压电陶瓷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其能纵向伸长以推动弹性基片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质量块向上移动直至质量块撞击壳体内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压电陶瓷靠近L形弹性基片的短边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与弹性基片第二端部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或螺钉锁接或胶水粘接方式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压电激振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压电陶瓷与壳体内底面之间采用胶水粘合或嵌合或压合方式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8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虚拟手力反馈交互的碰撞响应系统
- 下一篇:可充电的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