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2939.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语;沈韦韦;刘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凤语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6;C09J11/08;C08G18/36;C08G18/69;C08G18/76;C08G18/7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份 光缆填充 密封胶 光缆 制备方法和应用 植物多元醇 增塑剂 增粘剂 二异氰酸酯预聚物 二异氰酸酯 耐低温性能 充分混合 密封填充 内部芯层 阻水性能 常温下 多羟基 聚烯烃 疏水性 水分子 析氢量 基材 内层 柔韧 粘接 催化剂 固化 填充 渗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缆,属于光缆填充膏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包括组份A和组份B;组份A包括多羟基聚烯烃25‑45份、植物多元醇5‑15份、催化剂0.1‑2份、增粘剂0‑30份和增塑剂15‑75份;组份B包括植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预聚物30‑50份、二异氰酸酯0‑30份、增粘剂0‑35份和增塑剂15‑70份。组份A和组份B充分混合后,能有效填充光缆内层的所有空隙并反应固化,对基材的粘接强度高,能有效防止水分子渗入光缆内部芯层,具有优良的密封填充阻水性能。同时,具有常温下柔韧、高温下不融流、疏水性好、析氢量低、耐低温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缆填充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光缆填充 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填充材料是目前国内外光缆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光缆填充 材料填充于光缆芯与护套之间所有的间隙起到密封阻水作用,保护光 缆不受环境中水分子的“侵蚀”,有助于光缆长期使用过程中传输信息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用作海底光缆的填充 材料,其作用还包含确保在海底光缆断裂情况下,阻止高压海水沿纵 向渗入光缆内部。
现有的专利US5698615A、US5657410、ZL01808534.2和 ZL0113822.8都公布了一种以聚烯烃油、矿物油、热膨胀微球、吸水 溶胀粉末为主要组成物的光缆充填油膏,这些光缆充填油膏是常温下 半固态、高温下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复合物;这些光缆充填油膏耐高压水冲蚀性差、本体强度低、施胶难度大,对于添加了吸水树脂的光缆 填充油膏,由于吸水速度很快,储存以及施胶过程中都容易吸水受潮, 对储存和施工工艺带来诸多不便,操作不当就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和阻水性能。这些光缆填充油膏仅仅只能满足一般户外通信光电缆的 填充要求,无法胜任对于阻水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较高的海底通信光 缆。另外,这些填充油膏粘度高,不加热或无压力的情况下不能有效 渗入需要填充的界面内,因此,施胶工艺上需要配置加热控温装置, 工艺成本高。
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 疏水性能的光缆填充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能够 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的制 备方法;该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的制备工艺简单,主要步骤只需要 加热、混合、除水脱泡操作即可完成。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在光 缆中的应用;本发明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应用于光缆,将使得光缆 能够耐受更高的外部压强,特别是海底光缆;另外,本发明双组分光 缆填充密封胶应用于光缆时,在不加热和无压力的情况下就能有效渗 入需要填充的界面内,施用过程中不需要配置加热控温装置,工艺成 本低。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包括上述双组分光缆填 充密封胶或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组分光缆填充密封胶,包 括组份A和组份B;
其中,所述组份A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多羟基聚烯烃25-45 份、植物多元醇5-15份、催化剂0.1-2份、增粘剂0-30份和增塑剂 15-75份;
所述组份B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预 聚物30-50份、二异氰酸酯0-30份、增粘剂0-35份和增塑剂15-70 份;
优选地,所述组份A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多羟基聚烯烃25-40 份、植物多元醇8-12份、催化剂0.3-1份、增粘剂0-20份、增塑剂 35-65份、抗氧化剂0.2-1份和防霉剂0.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凤语,未经刘凤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