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3677.8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波;孙炳震;乔建安;李军秀;孙小虎;杨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态化冷却器 集成单元 冷却单元 换热管 热效率 连通 出水总管 进水总管 箱体内腔 依次连通 壁支撑 充气箱 出料口 进料口 流态化 底端 减小 | ||
1.一种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口(1)、冷却单元(2)和出料口(3),所述冷却单元(2)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箱体内腔连通的流态化充气箱(21),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换热管(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10)由所述箱体的壁支撑,所述换热管(210)与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的出水总管(28)、进水总管(2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板(24)上设置有高度能够调整的隔板装置(25),所述隔板装置(2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板(24)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装置(25)包括隔板(253)和高度调整结构,所述隔板(253)与所述高度调整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整结构与所述箱体的顶板(24)连接,所述隔板(253)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结构包括螺杆(251)和连接在所述螺杆(251)上的螺母(252),所述螺杆(25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隔板(253)上,所述螺母(252)放置在所述顶板(24)外表面上;
或所述高度调整结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上沿轴线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定位通孔,所述拉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隔板(253)上,所述定位通孔内滑动插接有可拆卸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放置在所述顶板(24)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4)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隔板(253)取出或放入的长条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53)的宽度与所述箱体的内部宽度一致,所述隔板(253)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箱体内部一半的高度,所述螺杆(251)或拉杆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箱体内部一半高度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10)由所述箱体的侧壁(23)支撑,所述箱体的顶板(24)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10)平行均布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每根所述换热管(210)的两端均穿出所述侧壁(23),上下相邻的所述换热管(210)的管端通过连接弯头(29)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最上排的所述换热管(210)的管端与所述出水总管(28)连通,最下排的所述换热管(210)的管端与所述进水总管(21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和出料口(3)之间设置有若干所述冷却单元(2),若干个所述冷却单元(2)的所述箱体内腔依次连通,每个所述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法兰(22),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箱体与所述进料口(1)之间、所述箱体与所述出料口(3)之间均通过连接在所述连接法兰(22)上的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6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回转窑窑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