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测距系统及光束整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5956.8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明;廖周;李语强;翟东升;伏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216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透镜 光束整形系统 扩束系统 光路 激光测距系统 激光发射光路 锥角方向 折轴 整型 光学技术领域 方向相反 环形光束 激光器 望远镜 出射 回波 锥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测距系统及光束整型方法,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包括设于激光器和望远镜之间的激光发射光路,所述的激光发射光路包括扩束系统和折轴光路;还包括设于扩束系统和折轴光路之间的光束整形系统;扩束系统和光束整形系统之间距离为200mm;光束整形系统包括两块相同的圆锥透镜,沿着光路方向,分别为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第一圆锥透镜的锥角与光束出射方向相反;第二圆锥透镜的锥角方向与第一圆锥透镜的锥角方向相反;第一圆锥透镜和第二圆锥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0mm。本发明系统将光束整形成环形光束,避免了能量的损失和对回波造成的影响,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测距系统及光束整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空卫士或激光测距等光学系统中,一般用固体激光器或者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在发射端需用地平式望远镜作为跟瞄及发射系统。固体激光器或光纤激光器是高斯光斑,能量为高斯分布。现有的激光发射光路是由扩束系统和折轴光路组成。如图1所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扩束系统和折轴光路进入望远镜光路并出射。扩束系统由曲率半径R=-45mm的平凹透镜和曲率半径R=122.4mm的平凸透镜组成,平凹透镜与平凸透镜的中心位置距离为150mm。
地平式望远镜由于次镜作用会有中心遮拦,同时高斯能量分布的激光经过次镜会有相当一部分光能反射回去,产生杂光并对激光器造成能量输出不稳定或是破坏激光器。因此需要对激光束进行整型以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测距系统及光束整型方法,该系统利用扩束系统对激光束进行扩束,然后利用圆锥透镜对光束进行整型,将高斯分布的光束整型为环形光束,之后经折轴光路的反射,形成与地平式望远镜光学系统相匹配的光束,从而避免了能量的损失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测距系统,包括设于激光器和望远镜之间的激光发射光路,所述的激光发射光路包括扩束系统和折轴光路;还包括设于扩束系统和折轴光路之间的光束整形系统;扩束系统和光束整形系统之间距离为200mm;
光束整形系统包括两块相同的圆锥透镜,沿着光路方向,分别为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第一圆锥透镜的锥角与光束出射方向相反;第二圆锥透镜的锥角方向与第一圆锥透镜的锥角方向相反;第一圆锥透镜和第二圆锥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0m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扩束系统扩束倍数为60/11倍。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激光器为固体激光器或光纤激光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扩束系统包括一块平凹透镜和一块平凸透镜,沿着光路方向,平凹透镜在前,平凸透镜在后。
进一步,优选的是,沿着光路方向,平凹透镜第一面为凹面,曲率半径R=-45mm;平凸透镜第一面为凸面,曲率半径R=122.4mm。平凹透镜与平凸透镜材料为熔石英,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优选的是,平凹透镜与平凸透镜的中心位置距离为150m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望远镜口径为1.2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折轴光路由五块反射镜构成。
本发明对于激光器与平凹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做具体限制,通常使用1.2m望远镜的话,激光器与平凹透镜之间的相对距离为3270mm。
本发明对于光束整形系统与折轴光路之间的距离不做具体限制。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激光测距光束整型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系统,具体是:激光器工作产生激光,经扩束系统后,扩大光束半径;再经光束整形系统的第一圆锥透镜后分束,经第二圆锥透镜后形成空心环形平行光束;最后经折轴光路反射后进入望远镜光路并出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